温病515第三章章辨证四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515第三章章辨证四分

导言 《温病学》教材设置有何特殊? 了解温病的特点、病因与发病之后如何进行辨证? 辨证是什么? 温病的辨证在整本书中的作用? 温病的辨证与叶天士有什么关系? 温病的辨证与《温热论》有什么关系?温病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叶天士与卫气营血辨证(上)承德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主讲:王莉一、叶天士生平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江苏吴县人,生于清代康乾年间(公元1667~1746年) 叶天士从医经历点滴:1.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名时,父亲叶阳生,名朝采,都精于医术。十四岁,父亲去世。他幼孤且贫,后一面行医应诊,一面拜父亲的门生朱某为师,继续学医 2.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仅仅六年,他除继家学外,先后踵门求教过的名医,就有十七人。3.碰到自己治不好的病,叶天士乐于倾听同道的意见,那怕是“名未著”的医生 叶天士勤学好问,博采众长,师门深广4.叶天士与薛雪在学术观点上有所不同,便相互排斥,频有争执 .叶天士将自己书斋命名为“踏雪斋”,薛雪把自己的书房题作“扫叶山房” 5.留下了不少的医案记录,他十分善于使用轻灵短小的方子治愈严重的疾病,这是中医达到很高境界的时候才能做到的所谓“四两拨千斤”的高超医术,我们从中似乎还可以依稀见到他曾经叱咤医坛的潇洒。 叶天士相关医案:叶天士临终前对子孙言: “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沈德潜《香岩传》) 叶天士故居二、《温热论》简介“先生游于洞庭山,门人顾景文随之舟中,以当时所语信笔记录”(《吴医汇讲》)1.《温热论》的特点?学习《温热论》的方法?既然是师生之间问答的笔记,那就按照笔记的学习方法(设问)来学习。“设问”学习《温热论》举例“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寒邪下受,先犯太阳,再犯阳明” ——伤寒、温病发生发展规律有何不同?“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于无文处求文” ;结合《伤寒论》学习 2.《温热论》的早期来源 华本(华岫云) 唐本(唐大烈)华岫云其人(?~1753) 清代医家。字南田,锡山(今江苏无锡)人。 精于医学,平时极为仰慕叶桂之医道医术,留心搜集其医案,累计叶氏医案以万计,分门辑成《临证指南医案》10卷,并加以分析述评,弥补了叶氏本人鲜有著作留传的缺憾,影响很大。 1752年又将续补医案等集成新作,未果而逝,后由岳廷璋续完,名《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及《种福堂公选良方》。尚编有《古今医学汇通》行世。华本流传1766年《临证指南医案》1775年《种福堂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卷一中《温热论》1829年 《卫生堂续刻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华岫云的眉注 “辛凉开肺,便是汗剂”1844年《经鉏堂临证指南医案》续卷卷一 共33条文章问世距叶天士30年,且收集大多为晚年医案,本人未经手,后人整理唐本流传 唐大烈,字立山,号笠山,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嘉庆辛酉(1801)年,以编纂《吴医汇讲》而闻名于医林。1792年 《吴医汇讲》第一卷第二篇 《温证论治》20则(21) “……词文佶曲,语亦稍乱……窃以语句少为条达,前后少为移缀”1825年《医门棒喝》中《叶天士温病篇》 “章注”1852年《温热经纬》中《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有“章注”有“雄按”共 36条 并校对两本王孟英之两本比较雄按:“雄为原论次序,亦既井井有条,而词句并不难读,何必移前缀後,紊其章法,而第三章‘如玉女煎’去其‘如’字之类,殊失庐山真面目矣,兹悉依华本订正之。”1.“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华本) “乍入营者,犹可透热,仍转气分而解”2.“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华本) “……救阴不在补血,而在养阴与测汗……”3.“若斑出热不解者……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者如…...”(华本)3、《温热论》的重要性——温病学派形成的标志 第一条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病与伤寒在病因、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及治法的区别 (笔记——没有了问题,没有关于伤寒部分的回答,只有温病部分的回答——学习时要加回来)这条不只是对温病的论述,实际上讲的是寒温之辨 以营为例 寒伤营—营阴凝滞—寒凝—用温热性药 物,不需养阴 热伤营—营阴受损—热凝—需要养阴补充 血中津液第八条 卫气营血病机的浅深层次及其不同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