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1620三焦和第四章诊断.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病1620三焦和第四章诊断

一、吴鞠通其人1.吴鞠通简介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清代医学家生卒年1758~1836年,江苏淮阴人.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 2.吴鞠通著作:《温病条辨》 《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3.吴鞠通学术贡献:倡导温病三焦辨证 人体脏腑归类方法制定三焦分证治疗大法 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对温病的发生、发展、传变进行归纳,组创许多经典方剂,便于运动和推广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 实用方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 留有大量医案二、《温病条辨》简介  此书为温病学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共六卷,系清·吴瑭撰,嘉庆三年(1798)完成,前后化了六年时间。 刊行之后,为医家所重,乃致翻刊重印达五十余次之多,并有王孟英、叶霖等诸家评注本,或编为歌诀之普及本。 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亦最多。1.《温病条辨》的学术渊源 晋唐以来诸名家,其识见学问工夫,未易窥测,瑭岂敢轻率毁谤乎?奈温病一症,诸贤悉未能透过此关,多所弭缝补救,皆未得其本真,心虽疑虑,未敢直断明确,其故皆由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其心以为推戴仲景,不知反晦仲景之法,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详,立法未备;吴又可力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内经》 《伤寒论》叶天士 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於杂症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瑭故厉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叁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至于驳证处,不得不下直言,恐误来学,《礼》云:事师无犯无隐,瑭谨遵之。 《内经》 《伤寒论》叶天士 2.该学术思想在处方中的体现“近师承于叶氏,而远追踪乎仲景……其处方也一遵《内经》,效法仲祖” 例:银翘散“此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内经》仲景 叶天士3.喻嘉言对吴氏的影响治者于未病前,先饮芳香正气药,使邪不能入。邪即入,则以逐秽为第一义,斯又得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4.本书结构与成书 七卷 首卷——历引经文为纲,分注为目,原温病之始。卷一为上焦篇——凡一切温病之属上焦者系之。卷二为中焦篇——凡温病之属中焦者系之。卷三为下焦篇——凡温病之属下焦者系之。卷四杂说——救逆、病後调治——俾学者心目了然,胸有成竹,不致临证混淆,有治上犯中、治中犯下之弊。17卷五解产难——专论产後调治与产後惊风。17卷六解儿难——专论小儿慢惊风、痘症——缘世医每於此症惑於邪说,随手杀人,毫无依据故也。 245.条辨? “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俾纲举目张,一见了然,并免後人妄注,致失本文奥义。”条文举例: “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 “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6.本书中的三焦辨证体系三焦的定义: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的一种人体脏腑归类方法 。传变方式:“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 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思考?真正的《温病条辨》第一方?吴鞠通眼中的伤寒与温病?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 若真能识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休息一下!三焦辨证一、三焦的生理概念1 阳气运行的通道——气道(或火道) 焦 ---隹zhui灬---火 《难经#六十六难》“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2 水液运行的通道 ——水道 《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它到底是气道还是水道 ?3 划分人体部位 上焦——膈以上——心、肺 、手厥阴心(包)络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 ——胃 、脾 、肝 、胆下焦 ——脐以下——小肠、大肠、膀胱、肾吴鞠通三焦划分:上焦—心、肺 、手厥阴心(包)络 中焦—脾、胃 、大肠、胆下焦—小肠、膀胱、肾、肝 胃?胃家?心下?4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