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孔子音乐思想
简论孔子音乐思想 摘要: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实践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认为礼主敬,乐主和,“礼乐”对社会教化和个体人格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并以“和”作为评判音乐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孔子音乐礼和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还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曾学乐于苌叔,学琴于师襄,既能演奏各种乐器,又能歌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向鲁国乐师师襄子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令师襄子佩服不已。孔子不仅有很高的艺术素养,而且特别重视乐教,他认为音乐教育对成就健康的道德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丰富的音乐实践和音乐教育中形成了其重要的音乐思想,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乐与礼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分而言之,曰礼曰乐,合而言之,礼中有乐。乐本是乐舞、乐曲、乐歌的统称。礼制中对不同等级地位的贵族可以在礼典仪式中所使用的乐器,包括类型、数量、型制,都有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在礼典仪式中所允许使用的舞也有规定,这些规定都不能僭越。在祭祀礼、相见礼中所歌的诗,也有规定,规定除了与诗的内容有关外,也与礼典主持者和参加者的等级地位有关。乐的使用若不合规定,与仪式制度不合规定一样,就会被批评为“非礼”。春秋末期的孔子所面对的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局面,“非礼”现象随处可见。《论语》记载: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 三家者以《雍》撤,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八佾》) 八佾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舞队,而季氏这样的诸侯国大夫竟然敢在自己的厅堂使用。《雍》是天子在宗庙祭祀时用以撤除祭品的乐歌,仲孙、叔孙、孟孙三家竟敢在自己家使用。这些僭礼行为在孔子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礼乐制度的被践踏是统治衰微的象征,孔子没有从政治上寻找原因,而是把这一切归结为人心的堕落,他大声责问:“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仁是一种心理原则,孟子解之为“恻隐之心”。孔子认为,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是不可能遵守礼乐制度的。孔子一生的理想是恢复周朝的制度即周礼,他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我从周”这样的话表示对周朝的怀念与向往,并且把“克己复礼”的行为定性为“仁”,孔子又把恢复周礼的希望寄托在人心上,因此孔子特别重视“仁”德。 孔子一方面认为没有德行的人不能遵守礼乐制度,另一方面又希望通过音乐来净化人的心灵,这样音乐就负载着教化民众、谐和万邦的功能。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说,礼、乐的本质不在于玉制和钟鼓,即行礼、奏乐的具体行动,而在于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社会规范作用。朱熹《集注》云:“敬而将之以玉帛则为礼,和而发之以钟鼓则为乐,遗其本而专事其末,则岂礼乐之谓哉?”较之于礼乐的形式,孔子更重视礼乐的实质。朱熹说敬是礼的实质,和是乐的实质,这是符合孔子的思想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老人尽到赡养的义务,并不能说明此人孝顺,而要看行为中的态度,“敬”的态度才是孝的本质。这就把礼区分为形式与内容,即礼仪与礼义的区别,孔子看重的是礼的内容。“和”是音乐的本质。《礼记?乐记》:“乐统同,礼辨异。”辨异的功能是促进相敬,统同的功能是增益相亲。有了礼,即有了贵贱区分的等级,它可以使贱者敬贵,下者敬上,但并不能使贱者亲贵、下者亲上。而乐则可以使上下相亲和睦,起到与辨异相补充的“统同”功能。所以《乐记》说:“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互补的文化体系是以和谐有序的宇宙观为基础的,“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自然界既有群物种类的分别,又有化育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是要仿效自然过程,通过乐者和与礼者敬的相互配合,达到“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的理想状态。《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一段话虽然为有子所说,但一般把它当作孔子的思想。如何理解这段话,学界没有达成共识。笔者以为,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在讲礼与乐的关系。礼与乐是相辅相成的,一般情况是礼为主,乐为辅。如果从体用的角度来看,礼是体,乐则是礼之用,因此,这里所谓的“礼之用”实际上指的是乐,而乐以“和”为贵。先王礼乐并用,礼辨异,乐统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此可以称得上完美。无论大小事都要遵循礼乐原则,如果不能完全按照此原则去做,为了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对乐作出规范也是不行的。由此可见,在孔子这里,“和”是乐之本质内容,这是孔子对乐的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钱穆说:“孔子言礼必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员培训记录表格(表格模板DOC格式).docx VIP
- 02-全员培训-U9cloud全产品介绍.pptx VIP
- 0102、U9 cloud供应链-采购管理.pptx VIP
- 0301、U9 cloud财务-基础知识.pptx VIP
- 音乐鉴赏:器乐知识及作品鉴赏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0305、U9 cloud财务-成本核算.pptx VIP
- SL 640-2013 输变电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pdf
-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英语试题.docx VIP
- 0303、U9 cloud财务-应收管理.pptx VIP
- 0201、U9 cloud生产管理-领域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