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拿来主义教学

拿来主义 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发扬“拿来主义”精神,阅读中外作品时注意吸取精华,剔除糟粕。 2.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幽默讽刺的语言来论证论点的写作特色。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写作背景 主要内容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反对无原则的全盘西化的主张,也反对盲目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的倾向,主张“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即“拿来主义”。文章还批评了当时国民党政府投降媚外的卖国政策和某些文人有损国格的行为。 1.“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和联系? 研读课文 【提示】1840年以前,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落后的经济,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处于上升阶段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此时正在向外不断扩张,开辟新的倾销商品的市场。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殖民主义者用坚船利炮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继后其他列强接踵而至。这时候,清政府便改变它的对外政策,以“送去主义”取代“闭关主义”。 而国民党反动派继承鸦片战争以来历届反动统治者的衣钵,积极投靠帝国主义,公然出卖民族利益,发展到什么都是“送去主义”的地步。可见:所谓“闭关主义”,就是盲目排外主义;所谓“送去主义”,就是民族投降主义。两者虽然表现形式各异(前者拒外,后者媚外),实质却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腐朽的统治。 2.文中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对待文化遗产,“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提示】 3.“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实行“拿来主义”需要什么条件? 【提示】“拿来主义”的含义,文章中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送去’之外,还得‘拿来’”,不是说只拿来不送去,而是说既要送去,也要拿来,是双向交流,是中国与外国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鲁迅首先是从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上提出“拿来主义”的,不仅指文化,还包括文艺,而且文章最后落脚 在文艺。“拿来主义”的具体含义,就是对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占有”“挑选”。 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文章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而“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废物”,均是实行“拿来主义”的障碍,都在扫除之列。 问题探究 探究一 【提问】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重难点解析 【点拨】 任何事物都有其可取的一面,我们不能盲从,也不能封闭,我们要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正确对待,以实现新的历史突破,取得民族利益的最大化。 探究二 【提问】 有人认为“以小见大”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谈谈你的看法。 本文以小见大,就近取譬,通过对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来阐明一个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对于“批判地继承”这样的重大问题,如果摆开阵势铺开来谈,在千把字的杂文中几乎是不可能谈好的。作者通过比喻来谈,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使读者一读就懂,并为之折服。 【点拨】 文中,不仅整个比喻(“大宅子”)是贴切的,而且局部的比喻也是贴切的。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作文化遗产中的三个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