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待人接物与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docVIP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与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与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 活动一:知识竞赛:感知徐州·热爱家乡 活动目的:通过“感知徐州·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因课题实验地在徐州),知道家乡徐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了解两汉文化辉煌成就及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在知识竞赛前,要求学生了解下列知识点: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楚汉文化的交融地;了解戏马台、歌风台、燕子楼、放鹤亭等闻名中外的古迹;了解淮海战役的有关知识和淮海战役纪念塔;知道徐州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知识; (2)收集来过徐州并留下诗文等的名人作品(如孔子、司马迁、华佗、谢灵运、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苏轼、文天祥、萨都刺、李渔、袁枚、郁达夫、冼星海、朱自清等等,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小说家、音乐家,都留下了许多盛赞徐州的诗篇。仅苏轼就在徐州创作了200多篇诗文,其中绝大部分是写徐州的)。 (3)了解徐州本地的古代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农民起义军领袖(彭祖、刘邦、项羽、刘裕、李弁、李煜、萧何、王陵、刘牢之、张道陵、赵立、芝麻李、阎尔梅、万寿祺等)。 (4)了解徐州本地的古今文化名人及作品(刘向、刘歆、刘安、刘义庆、刘知己、关盼盼、张竹坡、张伯英、萧龙士、李可染、马可等)。 (5)按班级、年级顺序开展知识竞赛。 (6)表彰奖励并举办部分专题展览,帮助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家校互动:请家长配合,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支持。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农村学生根据情况,力所能及地展开此项活动)。 活动二:“肯德基与中华传统美食”调查活动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饮食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过程与方法: (1)? 从商家、顾客以及食品三个方面确立调查项目,设计以下调查表格: ?“肯德基与中华传统美食”调查表 ? ? ????????????????????调查人:????????????? 调查时间:??????? ? 商家 顾客 食品 名称 ?  ?  ? 店 名 某时间段 就餐人数  ?  产地  ?  ?  ?  环境氛围  ?  饮食的原因  ?  用料  ?  ?  ?  服务态度  ?  对服务态度是否满意  ?  受欢迎程度  ?  ?  ?  服务设施  ?  对食物是否满意  ?  是否有益 健康  ?  ?  ?  调查感受记录(要点): ? ? ? ?  调查感受记录(要点): ?  调查感受记录(要点):? ? ? (2)根据自己的意愿,学生选择准备调查的商家。 ? (3)选择周六或周日,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帮助下,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考察。 ? (4)整理调查资料,认真填好调查表。 ? (5)召开调查交流会,让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 ? (6)教师做出总结,说明弘扬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 ? (7)让同学们查阅关于XX(地方)饮食文化的资料,写一份《弘扬XX(地方)传统饮食文化建议书》,呈交有关部分参考,向自己的亲友进行宣传。 ? 家校互动:家长帮助学生选择需要调查的对象,弥补调查中的不足,指导学生填写调查表。 ?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 ? ? ? ? ? 活动三:《孝女绳》的故事及其思考 ?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是一种美德,了解如何孝敬父母;使孝敬父母成为学生自发的行为。 ? 过程与方法:(1)教师讲《孝女绳》的故事。(故事梗概:有个小女孩名叫李根,爸爸因患重病导致聋哑,瘫痪在床,妈妈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从此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稚嫩的肩膀成了这个家庭的脊梁。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午夜一点做完所有的家务和功课,然后才能睡。为了夜晚能和爸爸交流,李根把一个尼龙绳一头系在自己脚上,一头系在爸爸床头,这样爸爸可以拽绳子叫她了。日复一日,细细的尼龙绳在那间小屋里一次次被牵动,女儿的坚韧、勇敢和关怀在这一次次牵动中为病弱的爸爸注入生命的能量。)(2)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3)从故事引发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自己的父母?我们该怎样爱自己的父母?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孝敬父母?(4)教师总结: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爱父母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美德;每个人都应孝敬父母、体贴长辈。 ? 家校互动:要求学生向家长谈谈听完故事的感受,家长可以搜集更多的相关故事,让孩子深化对于孝敬父母的认识。 ?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中高年级。 ? ? ? ? ? 活动五:主题体验班会:爱的天平 ?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感恩父母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道德意识。 ? 过程与方法: ? (1)创设情景,以“诗”导入: ? 出示古诗:《游子吟》学生朗读,思考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