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研究技术报告
PAGE 1PAGE 1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研究技术报告一、立项依据与设计指导思想(一)研究背景随着爱婴医院的创建,母乳喂养制度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产后乳汁淤积症的发病率已大大减少,但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由于产前门诊母乳喂养宣教不足,产后“三早”的落实不到位及剖宫产率的提高推迟喂奶,奶粉商的负面宣传,及产妇缺乏相关知识等原因,产后乳汁淤积症病例时有发生,当产妇出现产后乳汁淤积症时,引起产妇及家属的高度紧张,忧虑,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正常母乳喂养,给产妇及家属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防治产后乳汁淤积症已成为产科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为了寻找一种痛苦小,经济实用产妇易于接受的好方法。我们研究小组在我院住院的产妇发生乳汁淤积症者中应用肌注催产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二)总体思路产后乳汁淤积是产妇较常见的疾患。乳汁淤积是指乳房过度充盈,乳房内血液体液和乳汁积聚形成。一般在产后2d—3d发生并出现胀痛及沉重感。一般根据肿胀的程度可以分为4型:Ⅰ型:乳房内乳腺管通畅而出口欠通畅者,乳房无硬结,无压痛; Ⅱ型:乳腺管部分不通畅乳房间隔有硬块,局部皮肤轻度红润,有压痛感;Ⅲ型:乳腺管全部不通畅,乳房紧硬如一圆饼,局部皮肤红肿并向外浸润扩大,有明显触痛,腑下淋巴结肿大; Ⅳ型:除以上症状外局部皮肤颜色由红变紫,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高热,产妇对触摸有恐惧感。产后乳汁淤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⑴生理性肿胀 乳汁刚开始时分泌时,乳房会变得比较热,重且疼痛这对初产妇而言尤其明显,产后1d—3d,由于乳房内结缔组织中增加的血量及水份的生理肿胀,乳汁分泌又开始达到高峰,乳房就变得更为肿胀且疼痛。⑵部分自然分娩的产妇因长时间待产,耗费了大量体力,产后渴望有一个充分休息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愿意进行哺乳。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则产后切口疼痛,输液,留置导尿,体位受限等 诸多不舒适因素也畏惧给新生儿哺喂。⑶乳头平坦,凹陷或皲裂,乳头平坦或凹陷的产妇,乳汁不易被吸出,导致新生儿吸吮不满意,乳头皲裂,则会使产妇因惧怕新生儿的强烈吸吮力带来的剧痛或哺喂费力以致拖延哺喂时机。新生儿没有正确衔接乳头使乳头破裂,更加引起疼痛。⑷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对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不够,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不正确的传统观念,使部分产妇在分娩后马上增加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使乳汁过分浓稠,在缺乏有效吸吮的情况下,乳汁更容易淤积,引起排乳不畅,导致乳房胀痛。⑸心理因素 产妇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孕产妇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自护能力不足,产后母亲角色转换慢。部分产妇认为自己乳汁太少而担心新生儿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急于使用牛乳或糖水补足改变新生儿的味觉使其对母乳依赖性降温低,直接影响母乳喂养效果⑹母婴分离 部分早产,低体重儿或足月小样儿因早期生理状况欠佳,母婴分离未得到早期接触哺喂,母乳是婴儿是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而产后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乳腺管不通畅是影响哺乳成功的一大因素,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手段,消除乳汁淤积症是产科工作者迫在解决的问题。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操作流程图探讨肌注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疗效。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国内外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现状,对肌注缩宫素配合手法按摩的疗效进行评估。对出现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进行治疗与护理,并记录相应的观察指标。探讨治疗产后乳汁淤积更经济、更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评定标准为:①治愈:乳房硬结消失,胀痛消失,乳汁排出通畅。②有效:胀痛及乳腺硬结明显减轻,乳汁排出较通畅。③无效:乳房硬结无明显变化,乳汁排出困难。二、研究内容样本来源: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保定清苑妇幼保健院生产后1周内出现乳汁淤积需要治疗的单胎、无妊娠合并症、无乳房缺陷的200例产妇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一般资料:产妇年龄(27±2.65)岁,剖宫产56例,自然分娩44例,初产妇81例,经产妇19例,乳汁淤积单侧38例,双侧62例,新生儿Apgar评分(9.47±0.28)分;对照组100例,年龄(28±2.85)岁,剖宫产64例,自然分娩36例,初产妇49例,经产妇21例,乳汁淤积单侧32例,双侧68例,新生儿Apgar评分(9.33±0.37)分,两组患者年龄、产次、乳汁淤积严重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方法。乳汁淤积诊断 乳房红肿胀痛,触诊可发现界限不清的硬块,婴儿吸吮乳汁排出不顺畅。治疗方法 经产妇知情同意,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后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将毛巾在50%硫酸镁溶液中(水温40℃-45℃)浸湿后热敷于患侧乳房每次15-30分钟后,吸奶器吸出乳汁2次/天,观察组采用肌肉注射缩宫素10单位每天一次,休息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