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不懂统计数字
看不懂统计数字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数据大幅背离 对能源消费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不同步的解释,几乎成了今年以来最让统计局负责人头疼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副局长许宪春、新闻发言人李晓超都挨个儿遭到过该问题之“炮轰”。不但是国内外媒体,就连声望卓著的国际组织――国际能源署(IEA)也跳出来凑热闹,表达了对于石油消费数据增速与GDP增速背道而驰的质疑。 今年5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在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时,曾认为一季度6.1%的GDP增速同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IEA的观点是,如非收入弹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石油数据增长应该更高,并认为中国的GDP数据可能并不准确。 电力数据似乎为这种质疑提供了存在的合理性依据。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数据,全社会用电量1―4 月份同比下降4%,为10559亿千瓦时。4月单月日均用电量92亿度,同比下降3.6%左右。而4月份工业增加值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两者一降一升,增幅背离达11个百分点,比之前有所扩大。 这种背离现象在2008年四季度的数据上就有明显体现。2008年第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而该季度三个月用电量皆下滑,10月全社会用电量下滑3.7%,11月下滑8.6%,12月下滑8.93%。2009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而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两者背离高达9个百分点。 对于媒体前几次的质疑,统计局的回应理由均略显单薄,简单应以“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成果显现”或者“世界多国皆有之”,难以令人信服。而当IEA质疑时,统计局在充分组织好论据后,于5月25日予以回应。 国家统计局辩称:一是今年一季度产业结构变化较大,用电量相对较少的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二是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及用电量增长放缓,而用电相对较少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统计局还列出详细数据,指出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工业中高耗能产业增加值的增幅在大幅回落。并进一步指出,尽管经济是正增长,用(发)电量是负增长,但两者的变化趋势是吻合的。也就是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相应的发电量降幅加大;而工业增加值增速出现回升,同期发电量降幅则缩小。 连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也出来替统计局挡了一回“炮弹”。除了统计局提出的上述两点外,张国宝6月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还指出,节能成果的显现和高耗能产品去库存化也是重要原因。 事情并未完结。6月14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在清华大学CCWE经济形势讨论会上语出惊人,对5月份的工业增速提出重大怀疑,并指出实际增速可能只有5%。此前的6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 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幅同比减少7.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6个百分点。 6月16日,国家统计局以“有关负责人”名义在官方网站刊文回应,5月工业增加值增幅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占工业增加值约七成的重工业生产在5月提速。另外,去年汶川地震使工业生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去年5月基数较低。 对于用电数据的背离,这位有关负责人指出,与美国等国家比较,不能只看工业增速与用电量增幅差距的绝对值,还要看差距与经济增速相比的相对值。例如2001年,美国电力消费下降3.6%, GDP增长0.8%,两者相差4.4个百分点,而今年一季度中国两者相差10.1个百分点。“乍一看,似乎中国的差距要大一些,但如果将两者差距的绝对值与经济增速相比较,美国的数据就比中国高很多。” 2001年,美国用电量和GDP差距是GDP的5.5倍,而今年一季度中国仅为1.7倍。 他尤其表示,“对经济学家而言,仅是简单的对比、随意的猜测、主观的估计恐怕就不够了。” 除了统计局官方表态外,统计局网站上还以“个人观点”名义刊发转载部分支持其立场的观点。例如,6月17日,统计局网站引用摘自网易博客、署名黄智文的《正确认识用电量指标反映的经济问题》一文;6月22日,又刊发了国家统计局综合司郭同欣撰写的《经济统计数据为何有时变化方向和幅度不一致》一文。其中后者指出,不同统计指标不同的走势恰是不同部门、不同过程的真实变化的反映;正是由于经济指标有先行、同步、滞后之分,在经济波动转折期,经济指标在相同时点会有不同的变动幅度,甚至不同的变动方向。 不过,仍然有业内人士不太信服上述理由,毕竟一正一负差别如此之大,而经济结构调整不太可能短时间内转变如此之大,节能也不是短时间能出现这么大的成效的。 对于发电量下滑和经济增长并存的现象,国家电监会前副主席邵秉仁6月3日就对记者表示,某些地方上报的经济数据的真实性确实值得怀疑,一些地方上报的发电量同比下滑而经济同比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发展与成长规划》课件.ppt VIP
- 卫生部卫妇社发〔2012〕35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2012年修 .pdf VIP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pdf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课件-43张).ppt VIP
- 江南嘉捷扶梯说明书MPS-200B.pdf
- 桥梁桩基设计与计算.ppt
- 10-fluent湍流模型汇总.ppt VIP
- GHS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中文英文模板及警告图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