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国唐开元二十五年令杂令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戴建国唐开元二十五年令杂令的研究

戴建国:唐《開元二十五年令?雜令》研究 提要:天一閣藏宋代令典《天聖令?雜令》載有宋令41條,附錄唐令23條,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文章對41條宋令進行了辨析,剔除摻入其中的宋代新制內容,恢復唐令原貌,並參照日本《養老令》,對《天聖令?雜令》的脫文及其補遺問題進行了研究,認為唐雜令總計應有67條。同時對唐整部《雜令》的條序作了整理。文章還就新出唐雜令的史料價值及其所反映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了初步的探討。 關鍵字:天聖令 唐令 雜令 徭役 天一閣藏宋代令典《天聖令》,保存了大量唐宋令文,其卷三十《雜令》分前後兩部分,前部分載宋在行令41條,後部分附錄不用之唐開元二十五令23條,總計64條,為唐《雜令》的復原和唐史研究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今試在仁井田陞《唐令拾遺》及池田溫等編集的《唐令拾遺補》的基礎上, 就唐《開元二十五年令?雜令》的復原以及唐雜令的若干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天聖令?雜令》錄文 《天聖令》修纂,“凡取唐令為本,先舉見行者,因其舊文參以新制定之。其今不行者亦隨存焉”。 為便於研究,茲移錄《天聖令?雜令》於下。原文俗字,用正字移錄。原注文,用小字抄錄。隨文校正字用圓括號標明,脫文補出字用方括號標明。另用阿拉伯數碼標明條序。 1.諸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一尺。十尺為丈。 2.諸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黍為龠,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三斗為大斗一斗。十斗為斛。 3.諸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一兩。十六兩為斤。 4.諸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者,調鐘律,測晷景,合湯藥,造制冕及官私皆用之。 5.太府寺造秤、斗、升、合等樣,皆以銅為之,尺以鐵。 6.諸度地五尺為步,三百六十步為里。 7.諸禁屠宰,正月、五月、九月全禁之,乾元、長寧節各七日,前後各三日。天慶、降聖等節各五日,前後各二日。 天貺、天祺節、諸國忌各一日。長寧節唯在京則禁。 8.諸雜畜有孕皆不得殺,仲春不得採捕鳥獸雛卵之類。 9.諸每年司天監預造來年曆日,三京諸州各給一本,量程遠近,節級送樞密院散頒,並令年前至所在。司天監上(玄)象器物、天文圖書不得輒出監。監生不得讀占書,其仰觀所見,不得漏泄。若有祥兆災異,本監奏訖,季別具錄,封送門下省,入起居注,年終總錄,封送史館。所送者,不得載占[言]。 10.諸州界內有出銅鐵處,官未置場者,百姓不得私採,金、銀、鉛、鑞、鐵等亦如之。西比(北)緣邊無問公私,不得置鐵冶。自餘山川藪澤之利非禁者,公私共之。 11.諸知山澤有異寶異木及金玉銅銀彩色雜物處,堪供國用者,皆具以狀聞。 12.每年皇城司藏冰,每段方一尺五寸,厚三寸,孟冬先以役兵護取冰河岸,去其塵穢,季冬冰結,運送冰井務。 13.諸親王府文武官在京日,在京,謂任京官及不出藩者。令條無別制者,並同京官;出藩者,各同外官。即從王入朝者,賜會朝參同京官。車駕巡幸所在,州縣官人見在駕前祗丞(承)者,賜會並同京官。 14.諸竹木為暴水漂失,有能接得者,並積於岸上,明立標榜,於隨近官司申牒,有主識認者,江河,五分賞二;餘水,五分賞一。非官物,限三十日,外,無主認者,入所得人。官失者,不在賞限。 15.諸取水溉田,皆從下始,先稻後陸,依次而用。其欲緣渠造碾磑,經州縣申牒,檢水還流入渠及公私無妨者,聽之。即須修理渠堰者,先役用水之家。 16.諸要路津濟不堪涉渡之處,皆置船運渡,依至律(津)先後為次,州縣所由檢校及差人夫充。其沿河津濟所給船艘、渡子,從別敕。 17.諸官舡筏行及停住之處,不得約止私船筏。 18.諸州縣及關津所有浮橋及貯船之處,並大堰斗門須開閉者,若遭水泛漲並淩澌欲至,所掌官司急備人功救助。 量力不足者,申牒所屬州縣,隨給軍人並船共相救助,勿使停壅。其橋漂破所失舡木,即仰官司先牒水過之處兩岸州縣,量差人收接,遞送本所。 19.諸在京諸司官應官給壯(床)席、氈褥、帳設者,皆儀鸞司供備,及諸處使人在驛安置者,亦量給氈被。若席經二年,氈經五年,褥經七年,有破壞者,請新納故。諸司自有公廨者,不用此令。 20.諸官人緣使及諸色行人,請賜訖停行者,並卻納。已發五百里外者,納半,一千里外者,勿納。應納者,若已造衣物,仍聽兼納。其官人有犯罪追還者,但未達前,所賜物並復納。 21.內外諸司所須紙、筆墨等及諸館閣供寫文書者,並從官給。若別使推事及大辟獄按者,聽兼用當司贓贖物充。 22.諸訴田宅婚姻債負,於法合里(理)者。起十月一日,官司受理至正月三十日住接詞狀,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