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传播的6定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舆论传播的6定律

PAGE PAGE 7舆论传播的7定律感言:有人标榜自己看问题很客观。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主观看法。在信息面前,人人都是利已的加工者。“事实”就是偏见的帮凶。人们见到的,都是他愿意见到的。受众相信的,都是他愿意相信的。??1 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加工 (磨尖 削平 同化)?? 我们来看看事实是如何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被完全扭曲的。????? 1980年1月30日播发的一条200字的消息《法国取消苏军一歌舞团的访法演出》??? 法新社的原稿导语:??? “法新社巴黎1月29日讯:苏联军队基辅歌舞团取消了原定于2月3日至3月底在法国的访问演出,这是这次访问的组织者星期一宣布的。这次访问被取消是‘鉴于国际形势’……”???? 到了国内时,新华社巴黎分社向国内发稿时做了改动。把导语中的主动语态改成了被动语态,省略了主语,于是这个行为是谁做出的就不清晰了:??? “苏联军队基辅歌舞团原定于2月3日至3月底在法国的访问演出,已被取消。”??? 新华总社国际部在编译分社来稿时,又把导语改成了:???? “举办人今天在巴黎宣布,苏联军队基辅歌舞团原定于2月3日至3月底在法国的访问演出已被取消。举办人指出,‘鉴于国际形势’,取消了这次访问演出。他还说,这样的访问演出,不宜在巴黎举行。”??? 于是:只是宣布苏军某歌舞团取消访法演出这一消息的人,变成了宣布取消这次演出的主体。??? 到了审稿人那里,又做了一些修改。把“举办人今天在巴黎宣布”改成“据法国方面今天在巴黎宣布”。我们再来看一则故事。据说,1910年,美军部队中在传递一个命令。团长对营长说:“明晚大约8点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一地区看到。这种彗星每隔七十六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穿好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里集合,我将为他们放映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营长对连长说:“根据团长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前往礼堂,这个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这种事情每隔七十六年才能看见一次。”连长对排长说:“根据团长的命令,明晚8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穿着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的话,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七十六年才出现一次。”排长对班长说:“明晚8点,团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七十六年才会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团长将命令哈雷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七十六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穿野战服开着‘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信息经过当事人表述,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演绎。仅仅是传达个命令,仅仅是加进了自己的经验就让一条命令走形变样到如此地步。仅仅是程序上每个环节出了点小小的差错,就让事实得到颠倒。对于当今的新闻报道,那就更可怕了,因为那文字中可以加进自己的情感、好恶,那又会怎么样呢??2 “事实”在多重演绎后被认为是“真” (积毁销骨 众口铄金)新闻事实绝大多数情况下从嘴巴里说出来,由耳朵听到的,也就是说记者的文章是听来的。托命于口碑相传的新闻,是相当危险的事。道听途说,却也能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事实。古时有“三人成虎”的故事:一个人对你说集市上有虎,你不信;两个人对你说集市上有虎,你将信将疑;三个人对你说集市上有虎,你就有点相信了。还有一个“曾子杀人”的故事。曾子是儒家的大贤。有一个与曾子同名的人犯了杀人罪。有人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母亲不信继续纺织,她相信儿子不会杀人的。第二个人对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母亲有点怀疑了。听到更多的人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吓得越墙逃走了。赵高指鹿为马,二世自疑其目。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渐渐就能成为心理上的事实。3,信息在传播中是逐渐递减的。有一个故事:有一个牧羊童,天天快乐地放羊为生,羊成了他生活中朝夕相处的好朋友。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听到外面有声音,一轱辘起来,赶紧来到羊圈。他发现一只豹子钻进来已经把羊全部咬死了。于是,牧羊童手里握着一把镰刀走进羊圈,咬着牙对豹子说了一句:“好——啊——你——!”搏斗中,牧羊童把豹子打死了。?? ?如果我们身临其境,会体验到牧羊童说这句时,那种咬牙切齿、愤怒忘我的全部能量和全部含义。?? ?如果我们看了录相,也会有相当的体验,但程度毕竟差了些。?? ?如果我们听了录音,程度就又差了一些,你可能心里稍微有些感觉。?? ?但最后我们看到文字时,可能就把它当成一种问候的话了。?把听到的信息还原成事实真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让自己的感知全面介入到当事人所描述的那个时空当中,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于是记者在还原事实的过程中,开始加工的历史。前面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李庄一个农妇上山干活去了,把孩子放在家里。当她从地里回来的时候,打开门看到的景象,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