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物理研究的个人心路历程
PAGE ▓ PAGE 443 ▓物理雙月刊(廿四卷三期)2001年6月生物物理研究的個人心路歷程(一)-與蒲慕明、葉公杼及詹裕農的訪談紀錄吳文桂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E-mail: wgwu@life.nthu.edu.tw1993年,我到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針對離子通道,進行為期一年的進修研究,深深感受到神經科學進展的快速。鑑於當時國內相關領域仍在起步階段,神經科學的研究,即使在大力推展生物醫學的中央研究院內,似乎仍採取相當古典的態度,因此很想邀請幾位在國際已享盛名,但當時在國內卻仍默默無名的少壯派學者,如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蒲慕明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詹裕農、葉公杼夫婦,抽空返國,一方面介紹神經科學的最新發展,另方面也讓更多的國內學生注意到真正有前瞻及國際觀的科學家,不要僅從報章雜誌閱讀過度渲染的不成熟研究成果,而對科學有不正確的了解。雖然,我的想法,因為各種因素並沒有很成功,但是努力與這些科學家接觸的結果,倒使我更加地佩服他們解決重要生物問題的科學態度。如今不到十年的光陰,這幾位我心目中,由物理踏入生物領域相當成功的科學家,已順利地先後受到肯定,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只是基於默默工作的個性,他們很少在公開場合發表看法,以致不僅報章雜誌很少報導,就連國內學界也沒有多加注意,這對於年輕學子,尤其是物理系的學生,實在是個相當大的損失。兩年前,我一時興起,曾經錄下與他們針對研究的心路歷程的一些訪談,討論的內容相當廣泛,我想對生物物理有興趣的同學,如能有所接觸,應能獲益。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生,王心瑩同學,的協助整理後,底下就部分內容披露給雙月刊的讀者,分享他們智慧的結晶。蒲慕明訪談紀錄知道蒲慕明這個人,是我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唸書(1973~1976)的事,但是真正認識,並且彼此開始有所互動,則是1993年我到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針對蛇毒細胞膜離子通道作用,進行為期一年研究的時候。蒲慕明,1947年生。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曾在李怡嚴老師的鼓舞下,翻譯G. Gamow「湯普金夢遊記-近代物理探奇」交由徐氏基金會出版。這本書,一直到三十年後的今天仍出版,而且幾乎每個書店都可在書架上找到。有趣的是,慕明告訴我,他曾數度希望於再版時,針對所發現的錯誤,加以訂正,但是出版商似乎不感興趣。不僅如此,1999年,劍橋出版社邀請R. Stannard,將這本Gamow的名著,補寫近代物理的最新進展,全新出版,我想這是個最佳時機,一方面進行錯誤更正,另方面也可讓中文讀者能夠有機會閱讀此書的新版。在設法與出版社聯絡的結果,才知道徐氏基金會亦擁有1999年新版的中文翻譯出版權,但是,事隔三年,我們在書架上看到的,卻是標明由1970年代,清華大學物理系「學士」蒲慕明所譯,1993年仍再版,並且「版權所有,不許翻印」的新書。國內出版社的現況,可見一般。我們現在知道,這位1970年畢業於清華物理系的學士,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系的講座教授,並兼任中國上海的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1974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後,曾經先後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耶魯,哥倫比亞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他的研究專長為生物物理與神經生物學,底下,就是慕明與我在2000年針對研究的心路歷程,生命科學的哲學理念,如何推動科學研究,科學教育,以及對台灣科學發展的觀察與建言。(一)科學研究的心路歷程吳:請你聊聊你自己的研究工作。早期你研究細胞膜上脂質及蛋白質的擴散與流動性質,是第一個成功做出細胞膜光漂白(photo-bleaching)實驗的人,由於蛋白質在二度空間細胞膜的運動性質,首度因你的實驗得以定量,並且可用類似布朗運動的熱統計原理來分析蛋白質的分子性質,在當時是生命科學的一大突破,因此,現在許多教科書都會提到這個實驗。完成那個研究之後,你轉向神經生物學領域,是不是可以請你介紹後來幾個重大的研究方向,以及你如何思考其他更深刻的問題? 蒲:我本來學物理,這個背景對我有很大的影響,讓我在觀察生物系統時,跟一般學生物的人有不一樣的思考角度。除了實驗技術之外,由於我的數學、物理背景比較好,剛好研究膜上分子的擴散方式要用到一點數學,我可以處理得比較好,所以剛開始便選擇做「分子擴散」這個題目。那時候我對生物學的了解非常少,不過很有興趣,在做膜的擴散實驗時,看到表面的物理現象,就很想了解背後所隱藏的生物意義,想知道膜分子的擴散到底有什麼樣的生物功能,後來便往生物方面發展了。我本來只在單一細胞上做實驗,後來慢慢開始做細胞與細胞間的交互作用研究,進展到多細胞層次,實驗系統越來越複雜。舉例來說,我研究突觸(synapse)形成的機制,這是一個討論多細胞之間交互作用的問題,也等於是研究複雜的神經網絡到底如何形成。從研究脈絡來看,我從細胞層次研究得到基礎現象的描述,而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技术交底大全.docx VIP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课件(苏教版).pptx VIP
- 【春秋航空 空客A320】ATA 32 起落架-2.pdf VIP
-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路清扫保洁项目策划投标文件.doc VIP
- 补肾化痰通经汤:开启肾虚痰瘀型青春期闭经治疗新路径.docx
- 《高等教育学概论》.docx VIP
- ISO IEC 20000-10-2018 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0部分: 概念和词汇(中文版).pdf
- 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