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霞:课改不仅是“课”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桂霞:课改不仅是“课”改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赵桂霞:课改不仅是“课”改人物小传赵桂霞,1981年开始执教,先后任教于高密市井沟镇中心小学、诸城市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潍坊第一中学,任教学科为思想品德。1997年调入潍坊市教育局,先后任科员、基教科负责人等职。2004年任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06年至今,任潍坊广文中学校长,兼任山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成长之最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教育著作:《教育的目的》(怀特海著)、《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著)教育教学中最有成就的改革创新:2008年,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后,似乎是一夜之间,校园的生态变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是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创新是学校创新的永恒主题。学校改革创新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支撑课程的深层次变革,还需要干部和教师团队更新教育理念。课程的深层次变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向度也提出了新要求,更加注重学术素养、职业境界的提升。?2006年,赵桂霞出任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校长。此时的广文中学刚刚由潍坊一中、原潍坊二中的初中部整合成立,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新学校”。在设计新学校的模样时,赵桂霞想起了自己在心中勾勒多年的“理想学校”形象:有《窗边的小豆豆》里黑柳彻子式的校长,有《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中那般自主的孩子们,有《帕夫雷什中学》里那样拥有丰富多彩精神生活的教师,有《夏山学校》里那种民主自由的教育方式,等等。理想中的学校能不能变为现实?赵桂霞选择了以课改为支点,开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新学校”变形记。课改动力: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发展2015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山东省潍坊广文中学的校园却与以往不同:课间没有了嘈杂声,只看见学生们三三两两,或手捧资料,或肩背书包,穿梭在教学楼之间。一场以选课走班为特征的“育人模式”改革,在广文中学的校园内悄然启动。为了这场改革,广文中学准备了十年。从2006年广文成立开始,围绕理想学校的建设,赵桂霞选择从课程入手改造学校。基于“全面发展,个性突出,广文特质”的育人目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进行整合,构建起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三位一体的广文课程体系,并形成了“适才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核心理念。2014年3月,学校召开三届一次教代会,赵桂霞代表校务会作了题为“深入实施‘适才教育’,继续追梦‘理想学校’”的报告。她高兴地宣布,理想学校已经初步建成。下班后,她乘出租车回家,司机恰巧是广文中学2004级一位学生的家长。司机见到赵桂霞就打开了话匣子,对她说,自己孩子在初中时学习不用督促,各门功课也从没有落下。没想到进入大学后,这个孩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本来在中学表现优秀的他,却沉溺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大学第一学年就有3门功课挂科,临近毕业还有一门课程没有通过,能否顺利毕业都还不能确定。听着家长充满苦恼和焦虑的话语,赵桂霞脸上的兴奋一扫而光。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反差?经过深入交谈,赵桂霞意识到,中学时孩子们有教师管、家长督,而一到大学,外在控制力消失后,他们便容易迷失方向。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好学校?司机家长的故事让赵桂霞陷入思索之中。她知道,广文中学从课程改革入手变革学校,就是因为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三类课程的实施虽然改变了校园的生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被激活,但有一种课程形态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那就是丰富多元、充满选择的课程。如,每周四下午一小时的社团课上,孩子们专注、全员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共享与追问创造等品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占学生在校时间80%的学科课程没有选择,也就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课堂生态。学校必须打破学科课程现有结构,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落地的前提下,给学生选择的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自我发展问题。深层课改:顶层设计逐步推进2014年暑假,赵桂霞在学校战略发展研讨会上抛出了关于课程深层次改革的设想。让她没想到的是,支持这一设想的人数仅占参会人员的三分之一。绝大部分学校干部担心学校没有北京的条件,没有大城市学校的师资水平,更没有那样的生源,一旦改革失败了将不可收拾。甚至一位年龄大的干部私下告诫她退休前尽量求稳、少折腾。听到学校要再次改革的风声,家长的质疑也随之而来:可不能让我的孩子做改革的试验品!教师也开始抱怨工作量太大。面对阻力和挑战,赵桂霞也有所动摇:现在广文中学的教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还需要再进行改革吗?在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训学习的经历,则让她对深化课程改革的信念坚定不移,而且路线图越来越清晰。赵桂霞认为,在绝大部分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还没有认同改革的时候,用行政力量来推动是充满风险的。于是,她想到了“同化”。2014至2015学年,广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