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体骨骼测量纲要 绪 论 一、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y)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同时又是研究人类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体质变化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通过对人体进行整体和局部的观察与测量来探讨人体的特征、类型、变异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人体测量学目前已跨出人类学的传统范围而成为人体工程学、法医人类学等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法医鉴定、医疗器械的设计、轻工业的国防工业产品的设计以及卫生保健、体育运动和美术雕塑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人体测量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包括尸体)测量两部门。骨骼测量根据所研究部分的不同又分为颅骨测量和体骨测量:前者描述颅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活体测量根据人体的部位,又分为头面部测量和体测量:前者描述头面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后者描述体部的测量与观察方法。 发展简史 在我国,对人体进行测量的工作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便已开始,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3世纪)的我国最早的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骨度篇》里就记录了许多有关活体测量的比较详细而科学的内容。 用岐伯与黄帝对话方式表达医药理论。其中有很多记载关于人类体质描述和测量数据。如《灵枢·骨度篇》讲到测量骨骼大小,体形长短数据:“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三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端长四寸半”,《灵枢·肠胃篇》又讲胃的大小,长短,受谷多少,也有测量数据:“舌至齿长九分、口宽二分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舌重十两,长七寸,宽二寸半,……胃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经五寸而有小肠、回肠、广肠之分,回环叠转、胃肠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尺四分。回曲环返三十二曲”。其精细程度,并不亚于近代体质人类学测量软体部分的研究。 《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人初生的时候,由受精卵而逐渐生长发育,形成脑髓、骨骼、血脉、筋膜、皮肤、毛发。脑髓在胚胎时期就开始生长发育了,这一观点说明中医对脑的认识,符合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东方文明虽早,但科技萌芽历来被视为雕虫小技、江湖幻术。成熟的学科,往往在异域兴起。 系统的人体测量方法则是从18世纪末开始由西欧某些国家的学者所创立。最早从事人体测量学研究的科学家有法国的道本顿,荷兰的凯伯和德国的布鲁门巴赫。稍后有瑞典的莱茨,法国的白洛嘉及其门生弼纳等,德国的施密特、韦尔克尔、兰克、微耳和和马丁,瑞士的科尔曼,英国的皮尔逊和费劳尔,美国的摩尔顿,俄国的阿努钦和意大利的塞奇等学者。这些人体测量学的先驱们或者创立测量方法,或者设计制造测量仪器,为该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德国的人类学家马丁对人体测量学的发展所做的卓越贡献。他所编著的《人类学教科书》对人体测量方法做出系统、详细的阐述,至今仍被各国人类学界奉为人体测量学的经典著作,在统一人体测量准标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1906年召开的摩纳哥第十三届国际史前人类学规定了32项颅骨测量和19项活体头面部测量的统一方法。1912年在日内瓦第十四届国际史前人类学与考古学会议上又通过了《统一活体测量的国际协定》,补充了49项活体测量项目的方法和从长骨推算身高的长骨测量方法等内容。从那时起,世界各国人类学界所采用的人体测量方法逐渐趋于一致。 测量选择样本应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人体测量时,必须根据研究目的认真选择测量的对象,必须保证被测的样本在种族地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要注意排除其他种族、地区的材料,必要时,尚需了解被测者所属的社会经济阶层、职业等情况以保证在这些方面的一致性。从理论上来讲,测量对象应该包括所测人群的整个变异范围,故大样本的资料常常可以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同一人群,性别、年龄组的样本数若能在20或30个以上便可以期望得到比较肯定的结果,数目如能达到50-200个当然更为理想。 颅骨和下颌骨测量的标准平面 在进行颅骨和下颌骨的某些项目,尤其是角度项目的测量时,必须首先将被测标本置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这个特定的位置即称为标准层面。 1.法兰克福平面(Frankfurt horizontal plane) 是颅骨测量时的标准平面,于1884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测定方法协定会议上确定,而后为各国人类学家所采纳,故而得名。此平面由三点组成,即由两侧外耳门上缘点(po)和左侧眶下缘点(or)所决定。如果左侧眶下缘点处颅骨破损,则可以右侧眶下缘点取代。因此,该平面又称眼耳平面(Ohr-Augen-ebene )。 2.齿槽平面(Alve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