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医学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腺瘤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医学ppt课件

腺瘤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腺瘤;【二】发病情况 ;【三】腺瘤病理学特征 ;【四】腺瘤与癌的关系 ;;;;【五】临床表现 ;【六】腺瘤的诊断 ;;【七】鉴别诊断 ;;;;【八】治疗 ;;;;国际大肠癌会议大肠腺瘤组建议的随访方案:;;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iar Adenomatous Polyposis ) [一] 概念 腺瘤性息肉病是大肠息肉病中最重要的一个。通常称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miliar Polyposis Coil以下简称 FPC),很多同义词流行一时。1985年国际肠息肉病协作组(IPW)确定排除纷乱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为FAP并保留了Gardner综合症这一沿用了三十多年的名称。对当时和后来的一些综合症谨慎地避免命名。 ;● FPC属常染色体显性遗性疾病,外显率可达100%。 第一次出现肠道腺瘤可以低于10岁。10—12岁出现症状者很多,最小的3岁。圣马克医院从幼儿研究确定开始出现腺瘤的平均年龄是24.5岁(Bussey 1975) ● FPC癌变率极高???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5年后癌变率10%,20年后50%的患者癌变。有人说患者生命允许时腺瘤癌变率为100%。检出的平均年龄为36岁低于一般大肠癌发病年龄 ;● FPC组织图像与一般单发或散发腺瘤相同。40%的FPC患者在胃部或十二指肠。称“胃底息肉”,良性可自行消退。 ● 患者监控:发病后需要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虽然15岁以下癌变危险小,但有症状者不论大小均需立即定期检查并锁定外科治疗时机。 ;[二]临床特征 ● 典型症状直肠出血、腹泻、黏液松软便,便次增多,偶有腹痛。检出多发息肉并有家族史者可以确诊。 ● 腺瘤最初散发于直肠及远端结肠,典型的可遍布全结肠。 ● 1989年在IPW第三次学术会议上讨论了FPC患者在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症(简称CHRPE),并认为是本病特异性标志物。 ● FPC与甲状腺:多见于妇女,本病伴发甲状腺癌者比一般妇女发病率高160倍。多为乳头状癌。平均诊断年龄24岁。30%的甲状腺癌诊断先于腺瘤息肉病的发现。 ;[三] FPC的综合症 ● Gardner综合征:FPC并发骨瘤及软组织肿瘤的综合征。骨瘤以下颌骨为主,颅骨及四肢长骨偶有发生一。软组织病变包括皮样囊肿和纤维瘤。本院曾见1例伴发Recklinghausen’s病见于肠道并伴有多发腺瘤。 ● Turcot综合征:FPC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者。又名神经胶质瘤综合征,较少见。常为多型性成胶质细胞瘤、退行性星形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等。偶有脑垂体瘤。 ;[四]鉴别诊断 FPC需与其他非腺瘤性结肠息肉病相鉴别。它们包括增生性息肉病(William 1980)、幼年性息肉病(Mocoll等1964)以及peutz-jegher综合征(家族性皮肤色素沉着胃肠病,简称黑斑息肉综合征)。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作介绍。 ;[五] 治疗 腺瘤性息肉病被认为是明显的癌前状态。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措施。 ●手术时机:圣马克医院的研究表明:年龄越小将来癌发率越高。每递增10岁,癌发率提升2.4倍。结肠息肉数目>1000颗者,癌发病率比较少者高2.3倍。我国左文述等主张,在调查中发现无症状者宜在18岁左右断然手术。 ;●手术方式 1.??? 结肠直肠切除+加永久性回肠造口 2.??? 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 3.??全结肠切除术+回肠肛管吻合术或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 ●手术方法的选择 1.大肠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切除病肠清除发展成癌的基础理论应受到推崇,但永久性回肠造口对患者来说是最大缺憾并常不易接受。现行的KOCK式具有储存功能的回肠造口在患者认同时是颇为可行的方法。 ;;2.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虽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患者的肠道连续性。但采用这种手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直肠内息肉数目少。术后去除这些这些息肉不损伤肛门直肠功能。这些残余息肉应能保证无癌变者。患者应能保证定期复查和能接受二次手术要求。此术在确诊是肠息肉超过20颗,切除肠内已有癌灶者不宜采用此法。 ;3.结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或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早在1933年德国学者Nissen就曾为10岁FPC患者分三期作手术,术后结果良好。1989年开始出现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手术。现在储袋手术技巧日益成熟,应用日广,但此术有许多令人不快的并发症,如囊袋炎,性功能受损等使本术受到一些人的冷遇。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