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名 《承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书名 《承载》

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2017读书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书我推荐推荐书名: 《承载》作者: 章剑华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外迁这段历史,虽然有许多当事人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写了一些回忆录和文章,但几乎都是零星的、片断式的追忆,少有全面的、详尽的记述。章剑华的长篇纪实文学《承载》首次全景式地展示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平岌岌可危,紫禁城风声鹤唳。为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物珍宝免遭损毁,故宫博物院毅然决定实施故宫文物南迁。1933年2月5日,承载着文化使命,承载着民族重托,承载着稀世珍宝,一列满载2118箱文物的火车离开北平,急速向南行驶,拉开“文化抗日”、“文物长征”的序幕。之后,又运出4批,共计13427箱。这些故宫文物先运抵上海,后运到南京。“七七事变”后,存放在南京的故宫文物又被迫分南、中、北三路踏上了遥遥无期、万里迢迢的西迁之路,先后辗转了大半个中国,历经了日机轰炸、土匪拦截、敌特跟踪等艰难险阻,使故宫文物没有一件被战火焚毁,没有一件在途中损坏和丢失。在故宫文物南迁、西迁过程中,以马衡、易培基、徐森玉为首的一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抱着“文化之根在,中国不会亡”的信念,立下“文物在人在,文物亡人亡”的誓言,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他们用心血和生命保护着珍贵的故宫文物,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时代壮歌。阅读感悟及推荐理由:却道海棠依旧 ——读《承载》有感当我们降临这个世界之时,终究明白,人类是渺小的,是微乎其微的,不曾记录下世界大地的沧海桑田变迁,走过了坎坷,跌过的艰辛,回首往事,是否海棠依旧。我们携手走过几千年,在千年之中,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一个国家的沉浮与兴衰跌宕起伏。现在它分裂成了三份,一份在南京博物馆的地下室,一份在世界上最华丽的皇家园林故宫,最后一份在离大陆只有一湾海峡之隔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历史上最大的文物迁徙,中国故宫文物在战火纷争的年代的艰难经历,当一列满载着2188箱文物的火车离开北平,急速向南行驶,拉开了这批文物南迁的艰辛旅程……共计13427箱文物从上海到南京,“七七事变”之后又被迫踏上遥遥无期,万里迢迢的西迁之路。文物的辗转,文物的颠沛流离,为了不让这批文物落入日寇之手便只有铤而走险,一路奔波。这本书叫《承载》, 章建华先生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像并未亲身经历此番“探险”的我们讲述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文物迁徙。刚开始,大家早已嗅出了空气中的不祥之兆,那双贪婪、邪恶、无耻之极的眼睛发出邪恶的光芒,直勾勾的看着前方,露出犀利的目光,要占有眼前的一切一切,山川、河流、平地。在枪的背后,只是属于肌肤之亲,在枪战的背后,所谓安定之计,实际上只是对这个泱泱五千年大国侵略的一部分。我在文章开头曾经讲到过,“有没有这样一群人,愿意为一个国家的沉浮与兴衰跌宕起伏。”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有!《承载》中写道,马衡先生在故宫博物院提出:为了故宫的文物免遭日本侵略者的毒手,对故宫中的文物进行南迁。易培基先生采纳了他的意见,另外得到了张学良的支持,这一万多箱故宫的珍贵文物踏上了南迁的旅程,其中包括四库全书、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珍贵文物。或许有些人不明白,大家为什么千方百计,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去保护那些文物,那些只能躺在展馆里的文物?你可知文物会说话?可告诉你几十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通过这些文物,几千年前的事件,都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诉说着一个千年古国的历史。这本书里,最令我震撼的是那些爱国人士,为了这一批文物的安危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文物在我在,文物亡我亡”,抱着这样的信念历尽千辛万苦,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而且藏文物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祠堂和寺庙。祠堂可是一个家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家族列祖列宗的牌位供奉在祠堂之上,不是外人可以随便进出的禁地。寺庙是敬顺仰止之地,是精神寄托之所,理应保持脱俗的清净。但是这些地方的主人不顾自身的安危,慷慨地贡献出在常人眼中最不容他物存在的神圣之地。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魄!当年让许多人用生命去捍卫的文物静静地躺在展馆里、仓库里。如果你走进南京博物馆的地下室,会看到一只只叠放整齐的木箱子,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浮现出战争年代人们竭尽全力去保护它们的场景?外层是木箱,里面是铁盒,还有棉花和布,这些都是为了避免文物受到损伤而精心准备的。他们用生命和心血保护着故宫文物的安全和完整,在十多年的颠沛流离中,没有一件文物被战火焚毁,也没有一件文物在途中丢失或破损。这是一段怎样的悲壮历史和鲜为人知的文物保护奇迹。文物没有声音,但它能让历史说话。文物没有双脚,但它记载着历史的足迹。文物没有温度,却涌动着中华民族滚烫的记忆。所以这本书叫《承载》。承载者民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