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特征介绍.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中建史的意义和态度 读懂中国建筑 硬传统 软传统 类型与文化相结合 借鉴学习 式的借鉴(低层次) 符号学的借鉴 (中层次) 法的借鉴(高层次) 保护遗产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 潘谷西 《中国古代建筑史》 刘敦桢 《华夏意匠》 李允鉌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 侯幼彬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 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 刘敦桢 《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 马炳坚 中国营造学社 中国私人兴办的、研究中国传统营造学的学术团体。 创建于1929年北京,朱启钤任社长,梁思成、刘敦桢分别担任法式、文献组的主任。 学社从事古代建筑实例的调查、研究和测绘,以及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编辑出版《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46年停止活动。 学术贡献:在成立之后的短短5年间,学社成员先后调查了全中国137个县市,1823座各类古建殿堂房舍,详细测绘建筑206组,绘制了测绘图稿1898张,经他们调查被重新发现的珍贵建筑遗存上起汉唐下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均有分布,整理出了清晰的中国古建筑发展脉络。 培养人才: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罗哲文等。 出版专著:中国营造学社还有大量专业著作刊行,共撰写和出版了有关我国古建筑专著30多种。 绪论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平面 平面以“间”为单位 “间”有两个概念: ① 四柱之间的空间 ② 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三、单体建筑的构成 1、单体平面 间的不等宽现象: 面阔方向,明间最大,依次递减。 进深方向,步架距离相等,步架指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① 庑殿顶(四阿顶) 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 ② 歇山顶(九脊顶) 四面斜坡,切为三角,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③ 攒尖顶 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部为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④ 悬山顶(挑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四条垂脊。 ⑤ 硬山顶 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平齐,或略高于屋面。 4、单体建筑的特点 简明 真实 有机 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 对称式 不对称式 洛阳戏楼 ◆ 建筑群体组合方式   通过建筑单体的数量叠加,以营造气势。 量的增加通常是放在轴线上进行。 半对称式 北京故宫----自南向北由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后宫、御花园、景山。一系列不同的建筑和不同的空间的出现,引起了象交响乐有序曲、高潮、尾声的顺序出现,使人的情绪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获得总体的享受,这种群体的艺术感染力,比起某一个单独的建筑单体来得更加强烈、更加深刻。 五、建筑类型 (1) 居住建筑 (2) 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3) 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 ) (4) 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 商业与手工业建筑 (商铺、旅店、造船厂…) * * 中国建筑史 授课 史艳琨 Email 312529053@ 建筑测绘 ◆ 多样性 1、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如窑洞、干阑建筑、毡房等等。 2、建筑材料的多样性,木结构、砖石结构、生土结构等。 3、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性,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混合式等。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 主流:木架建筑被长期、广泛地使用。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与延续性 木构架的优势 一、取材方便,易于加工,易运输 二、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 三、抗震 四、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   技术上的优势:采用建筑模数制。 五、便于修缮、搬迁 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较容易做到。 抽梁换柱 打牮 (jiàn)拨正 落架重修 木构架的优势 木构架的缺陷 首先,木材的生长期、成材期长,加之大量砍伐,木材越来越稀少。 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再次,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上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二、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 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混合式 井干式   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 主要流行于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 抬梁式   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