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讲西马在英国
PAGE
PAGE 25
PAGE 25
第23讲:西马在英国
1852年4月,一个密探向普鲁士当局写报告,描述他在伦敦看到的第恩街42号:“马克思在这个租金最低廉的街区租住了两间房,前一间是客房,后一间是卧室。家中一切破旧不堪。客房中有张餐桌,上面堆满手稿、书籍和报纸。当你走进他的家,烟和烟草味能呛出你的眼泪。这里只有一把三条腿的椅子。在另一把碰巧有四条腿的椅子上,孩子们正在吃饭。”(麦克莱伦06,278)。
马克思初到伦敦
1848年8月,三十而立的马克思渡过海峡,移居伦敦。这时的伦敦,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都市、最先进的制造中心,已有250万居民。马克思初到伦敦,便同大多数流亡的德国革命者一道,栖身在索荷广场(Soho Square)附近。这一带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五光十色。第恩街(Dean Street)作为主街,满目皆是餐馆、商店、剧院、还有四处游弋的妓女。
此时欧洲大陆硝烟刚刚散去,各国政府大肆搜捕革命者。后者纷纷逃来伦敦,使之成为避难中心。随着马克思的到来,共产主义者同盟中的骨干分子陆续抵达。他们的首要任务,便是发动募捐、资助战友。于是马克思设立小旅馆、开办图书室,还给流亡工人讲课。听众中有个名叫李卜克内西的大学生,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马克思语言简练,“尽量不说工人听不懂的话。他提问的技巧十分高明。任何一处不懂的地方,他都能发现。讲课时他也借助黑板,在上面写出各种公式,包括我们熟悉的《资本论》前几页的公式。” 1
1 威廉·李卜克内西(Wilhelm Liebknecht,1826-1900),1849年参加巴登起义,失败后逃往英国,成为马克思的学生。1862年返回德国组织工运,1869年创建德国社会民主党。他的儿子卡尔·李卜克内西,德共创始人,1919年在柏林起义中牺牲。参阅拉法格与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38页。
革命退潮后 为总结经验,马克思写下《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但在欧洲大陆,此时已无人敢为他出书。1850年春,马恩发表《告同盟书》,称当下任务是“创建独立工人政党”。(马恩61,7/288) 1851年5月,同盟机关在科伦被查抄,普鲁士政府指控马恩“图谋叛国”。马克思愤而写下《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但此书被扣押。1852年,战友魏德迈从美国来信,称一个德国流亡工人捐助40美元,遂令《雾月》在纽约出版。2
2 魏德迈(Joseph Weydemeyer,1818-1866),炮兵军官,指挥1848年法兰克福工人起义。1851年流亡美国,创办《革命报》,传播马克思主义,组建美国第一个工联团体。1860年美国内战爆发,他领上校军衔,在密苏里和圣路易斯一带作战。1866年病逝于巴尔的摩。
至此,马克思得出一项战略判断:欧洲革命堕入低谷,一时不能返回祖国了。多年的颠沛流离,已让他习惯了四海为家。寄人篱下的悲惨生存,更磨砺他的革命意志。请看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写下的铿锵誓言:假如人在某种环境下,不幸成为“受屈辱、被奴役、遭遗弃、被蔑视的东西”,那么这种非人的环境,即须予以推翻之。(1/461)
雾都流亡者 与李卜克内西不同,马克思此时已有四个孩子,自然倍感艰辛。据英国教授麦克莱伦调查:“在第恩街居住的六年,是马克思一生中最艰苦的时期”。(麦克莱伦06,273) 由于无力缴付房租,他家多次被房东驱逐。在一封信中,燕妮这样向流亡美国的魏德曼诉苦:
“由于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胸背痛得厉害,还是决定给孩子喂奶。这可怜孩子从我身上吸取了太多悲伤,所以一直体弱多病。有一天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们付她五英镑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菲薄的家当,连同孩子的摇篮、女孩们的玩具都查封了。当晚,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在裸露的地板上。”(马恩61,27/631)
1852年,马克思破家创办《新莱茵报》,因此陷入赤贫。他给恩格斯写信称:“由于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账,我也不能再吃肉。” (28/28) 不但他自己买不起稿纸,就连孩子们也缺吃少穿。五年间,竟有三个子女病饿致死。燕妮写道:“这一切是如此令人痛苦,以至于需要他的全部精力,才能坚持这种每日每时的斗争”。(27/630)
恩格斯重操旧业 为了接济马克思,恩格斯返回曼彻斯特,重操旧业。此后20年他一面经商,一面钻研自然科学与军事科学,不时为马克思撰写英文稿,帮他挣些稿费。马克思每年都去曼城看望战友,一次住上几星期。二人与曼城的不解之缘,竟于暗中催生了《共产党宣言》与《资本论》。
我们知道,恩格斯本是普鲁士莱茵省一个工厂主的儿子。1842年他受父亲之命,去英国打理家族生意。当时曼城不仅是欧洲纺织重镇,也是英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