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游访拉卜楞的西方人及其旅行文献综述
当前位置: 首页涉藏期刊库中国藏学2010年第四期
近代游访拉卜楞的西方人及其旅行文献综述
作者: 妥超群 刘铁程
?
[打印本稿][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摘要]西方文献对拉卜楞社会文化的描述,是拉卜楞研究的一个尚待挖掘的重要资源。文章主要依据一手文献和田野调查,梳理了近代游访拉卜楞寺的西方旅行人物及其旅行进程和背景,挖掘了一些目前尚鲜为人知的旅行纪事,并对西方人的拉卜楞旅行文献做了归纳和综述。
[关键词]拉卜楞;西方考察家;传教士;旅行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3+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7(X)(2010)04-0079-09
一、引言
近年来有关记述和研究安多藏区的汉文历史文献有几种大型丛书出版,其中囊括了大量包括拉卜楞寺在内的安多藏区的汉文历史文献记述,推动了安多研究的发展。但是,对近代以来记载拉卜楞社会文化的国外文献资料的挖掘和整理,目前尚处起步阶段,由甘肃省藏学研究所编纂的《拉卜楞历史档案编目与拉卜楞研究论著目录索引》一书就在后记中也提到爱各方面的限制,许多资料未能编入其中,“尤其是国外资料,更是挂一漏万”。可以说,英、俄、法等西方文献对拉卜楞社会文化的描述,是拉卜楞研究的一个尚待挖掘的重要资源。
藏语一般称西方人为西林巴或西嘉吉米,意为“外国(域)的人”。民间通俗的叫法是扎赛日或果赛日,意为黄头发或黄头,特指有“白肤金发碧眼”等异域特征的西方人。对于西方人,卫藏地区一般称为英吉哇(即英国人),这和英国人较早进入卫藏地区有关。安多藏区特别是拉卜楞地区对西方人的称谓是“俄勒斯”,其发音与藏语(俄罗斯)一词基本一致。由于早期俄国人在拉卜楞地区频繁活动,这一称谓应是源于俄语或受蒙古语影响的外来词,其含义在这个地区已经扩展为对西方人的统一称谓,而不仅仅指俄罗斯人(Russian)了。我们在调查中得知,拉卜楞当地人将本地福音堂也称为“俄勒斯”,拉卜楞地区使用汉语、撒拉语的族群也使用“俄勒斯”一词来指称外国人。本文以“俄勒斯”指代所有到过拉卜楞的西方人,实为还原拉卜楞安多方言的历史语境和西方人到该地探险考察及旅行活动的特点。
近代西方人对拉卜楞的考察和传教活动,无论人数和国籍,都蔚为大观。这些西方人撰写的专著、文章种类丰富,数量庞大,涉及到当时拉卜楞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等诸多方面。他们当中的有些人还是拉卜楞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留下了珍贵的记述。在拉卜楞长期旅居的传教士群体对藏文化有更为深度的接触,其撰写的文献在人文方面较之考察家要细腻深入。本文发掘了不少尚未人知的拉卜楞旅行纪事,主要依据一手文献和田野调查,对近代以来游访和旅居拉卜楞的“俄勒斯”(西方人)这一特殊群体做一梳理,分析他们来拉卜楞考察、传教的背景原因,并对其旅行文献做一综述。
二、西方人到拉卜楞地区考察及传教的背景
1、考察 西方考察家大量造访拉卜楞地区的原因,需要放在整个安多藏区的背景中考察。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于地缘政治、科学研究等因素的需要,安多藏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来此探险考察。
首先,安多藏区的进藏路线受到重视。传统的进藏路线有二条,其中一条就是穿越安多藏区的线路。辛亥革命后,十三世达赖喇嘛返回拉萨,对西方人进藏采取了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这对意图进入藏区的西方考察家而言,提出了不小的考验。相较其他路线,安多路线地广人稀,路程最长,但被发现的机会最小,因此从安多进藏成为了许多西方考察家的首选。
其次,藏区“腹地”概念的迁移也深化了西方人对藏地的认识。20世纪初,拉萨已不再是西方人藏区探险的唯一目的地,西方人头脑中的藏区“腹地”从拉萨向藏区东部尚不为人知的地区迁移。1907年在印度出版的《喜马拉雅山和西藏地理地质一览》书中讲到“正如普尔热瓦斯基和斯文赫定所说的,我们现在还不了解昆仑山脉向中国内地延伸最东端复杂山脉系统的情况”。法国探险家多隆(Vicomte d Ollone )讲到,“因为拉萨,己经被法国神父古伯察拜访过,英国军队也开进了那里,藏区剩余的未知地区只能是藏区的东北和西南,但是后者,也已经在1908年被斯文赫定探访”。可以说,安多的众多地方还是西方人眼中的未知世界,这就加重了安多藏区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最后,从地理上讲,安多藏区处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分,幅员辽阔,是亚洲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早期西方探险家称之为“亚洲之心”;昆仑山脉纵贯东西,为世界最长山脉,被称之为“亚洲的脊梁”。从地缘文化讲,安多藏区是藏缅文化、汉文化和阿尔泰文化三种文化的交汇之处,有着丰富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素材,其中蕴藏着欧亚大陆古代民族向现代民族演变的进程。到20世纪初,西方植物学、动物学、民族学、人类学都提出了对这一地区进行探索的要求。特别是安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总论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ppt VIP
-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研究.pptx VIP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doc VIP
- 教育评估与督导 试卷 答案 .pdf VIP
- 易撕膜-Basell聚丁烯PB.ppt VIP
- 二次函数的几何变换(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 课件 3.1AI办公.pptx
- 高级感民宿酒店介绍民宿宣传册民宿画册民宿推广介绍通用PPT模版.pptx VIP
- 机关单位基本自查目录及自评标准表,机关、单位保密自查自评标准.doc VIP
- 第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件(共31张PPT)中职高教版(20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