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docVIP

语文版初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初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现代诗两首》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 学习诗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难点: 1、 反复诵读,把握诗歌的感情。 2 、学会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法学法 运用多媒体教学,用音乐、画面营造深沉的氛围。教学流程的节奏是缓慢而富于感情的。学生活动以独立思考、独自体会为主。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新课(可展示长城图片或影视片,配舒缓低沉的轻音乐)  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的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 谛听游子的心音。 (二)、赏析《长城谣》 1、 (屏幕显示如下字幕,并配有席慕容的相片及其作品的图片。) 席慕容,台湾女诗人。蒙古族,原籍内蒙古查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 2、 配乐,并在屏幕上显示长城各个角度的雄姿。 正音: 焉支 yān zhī 隘口 ài 蹲踞 dn jù 焚 fén 躯体 q敕勒 chìlè 焚——烧。 蹲踞——两腿弯曲,像坐一样,但臀部不着地。诗中用来形容长城稳健、雄伟的姿态。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3、整体阅读,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明确:《长城谣》属于抒情诗一类。 ⑵ 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那么,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如果要你用一个比方来形容这种情感,或者说用“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会怎么写? 对于第一问,估计学生大多能回答出思乡、乡愁、爱国等答案。这都是正确的,应给予充分肯定。 第二问,争取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答案: 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 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浪一样汹涌澎湃。 这种情感如同火山爆发一样剧烈。 小结:是啊,这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呐喊,是激越澎湃的火山喷发,是千年烽火燃尽之后,对长城的深情凝视。厚重,是因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沉淀在这短短的诗行之中;激越,是因为海峡的多年阻隔使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如火如潮。 ⑶ 这首诗,最重要的意象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使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它经历了我们民族的耻辱与光荣。对于身处台湾的诗人来说,长城就是家乡,长城就是祖国,长城就是日思夜想的爹娘!她要诉说的,就是对家乡、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用第二人称“你”,便于更加直接倾泻内心激荡的感情,把心中的长城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火热的衷肠。 在抒情诗歌当中,使用第二人称抒情的情况非常普遍。 4、 指名学生单独朗诵第一节。要求学生们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明确:无情 冷眼 为什么“无情”?为什么“冷眼”?数千年来,诸侯、军阀等等统治者,为了各自的利益,在长城下点燃了多少次烽火啊。杀伐纷争,血流成河。长城,像个至高无上的尊者,像个无所不知的智者,冷眼看着这人世的朝代更替,沧桑变迁。青山依旧,长城依旧,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统治者哪里去了呢?塞北的风沙中,消失了那些匆匆过客,也泯灭了人世的恩怨情仇。长城的无情,只不过是对那些挑起争斗的贪婪的人们的蔑视和憎恶,这恰恰反映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深切的同情。 指名学生朗诵第二节。问:长城为什么使得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就烈火焚起? 明确:在这里,长城已经不是一个“无情的建筑”,而是一个象征物。长城“千年的面容”,加上云、树、风……共同构成一副莽莽苍苍的山河画卷。那是诗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那是诗人朝思暮想的故乡,那就是诗人深深眷恋的祖国啊! 这一节,是激情迸发的诗章,学生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有饱满的感情。 指名学生朗诵第三节。 回顾学过的《敕勒歌》,屏幕显示文字和塞外风光图片。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隆,笼盖四野, , 风吹草低见牛羊。 学生齐读《敕勒歌》。老师不设问,缓慢地述说。 诗人激越的情绪在这一节渐渐趋于深沉平缓。思绪飞越,想到了《敕勒歌》所描绘的,那旷远浩大的画面,想到了长城内外月光如水的夜,想到了长城旁缓缓流过的黄河。诗人心潮难平,夜不能寐。可是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