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10. 《论语》十则第一课时课件
百家争鸣 《论语》十二章 人物及作品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一生推行“仁政”的主张,曾周游各诸侯国13年,未被接受。晚年致力于教育工作和整理古典文献,编辑、整理有《诗经》《尚书》《周礼》《礼记》《仪礼》《易经》等,并编著有《春秋》。后世称他为“圣人”。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1.通假字 (1)不亦说乎 __通_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 ? 答案: (1)“说” “悦” (2)“有” “又” 自我检测 2.古今异义 (1)思而不学则殆 古义: 今义:几乎;差不多 (2)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 今义:数字三 答案:(1)有害 (2)泛指多次 3.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 , )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 ) 答案:(1)学过的知识 新的理解与体会 (2)每天 4.名句默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 ,不亦君子乎?”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 。贤哉,回也!” 答案:(1)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2)思而不学则殆 (3)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 (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答案:(4)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5)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 修养的人吗?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重点字词解释: (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而:连词,表顺接。时:按时 。之:代所学知识 (3) 说:通“悦”,愉快. (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古今异义词,今义为朋友)亦:副词,也。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表转折。却,但是。 (6) 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8)句型:不亦......乎?译成:不也是......吗? 课文 评讲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不是复习过了呢? 第二章: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