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铸造工法Pre-castSegmentalLongAndShortBedCasting.DOC

短线铸造工法Pre-castSegmentalLongAndShortBedCasting.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短线铸造工法Pre-castSegmentalLongAndShortBedCasting

預鑄節塊工法之長、短線鑄造研討 屏東監造專案 主辦工程師 洪博勝 屏東監造專案 計畫經理 陳正雄 摘 要 隨著預鑄工法的逐步發展及國內公共工程的大量引用,預鑄節塊生產之工率控管便成為施工者能否如期、如質完成該工程的不二法門。本文針對預鑄工法之鑄造方式加以說明介紹,並舉南部兩承包商所採行方法為例,分析鑄造方式優缺以供參考。 壹、緒言 在1940年至1950年間,歐洲國家為修建在第二次大戰期間被破壞的橋梁,因而發展出許多開創性的橋梁工法,而法國Freyssinet公司並在1960年代中期將此預鑄節塊工法推展於長跨距預力箱型橋梁,這種橋梁施築技術也因此逐漸推廣至世界各地。台灣地區近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為因應頻繁的經濟活動所導致大量交通需求,交通基礎建設便成為經濟再次發展的關鍵因素,又考量社會環保意識提高及既有交通維持等因素,新進橋梁施工法便因而大量引進使用於第二高速公路、東西向快速道路及西濱快速道路。本預鑄節塊工法作業模式包含系統化及半自動化,係推廣『營建自動化』最佳選擇之一,本工法成功案例如”南二高高雄環線C393Z標”、 ”南二高田寮燕巢段C376標”、 ” 東西向高雄潮州段802~807標”;而正施工者有”南二高九如林邊段C383A、B標”、 ”北宜高頭城蘇澳段C510~511標”、 ”中二高西湖大甲段C310標”、 ”中二高彰濱快官段C327標” 、”中二高南投路段C336標”等。至於國內首宗BOT案之高速鐵路工程,也有部份採類似的全跨預鑄工法,如”台灣高鐵C250標、C280標”…等,皆是希望藉由預鑄方式達到經濟性及安全性的雙重需求。 本文概分四大主題,特就預鑄節塊工法特點,長、短線節塊鑄造流程介紹,兩種鑄造工法優缺比較及承包商施工時易遭遇之困難進行研討。 貳、預鑄節塊工法 一工法概述 預鑄節塊懸臂吊裝工法係將橋梁之縱向長(車行方向)分割成許多節塊(約1.5公尺~3公尺),於預鑄場內統一生產,再逐塊運輸至工地現場吊裝。此工法為以墩柱為中心,雙邊平衡懸臂吊裝,每兩塊組合後,即先行施拉頂版懸臂鋼鍵預力予以連結。最後各跨中央(閉合節塊兩側,稱之溼接縫)再以吊模澆置混凝土閉合,然後於底版處施拉連續鋼鍵預力連接完成。 預鑄節塊製作方法可分短線鑄造及長線鑄造兩種,區別在於線形控制;而預鑄節塊吊裝方法可分平衡懸臂吊裝及逐跨吊裝兩種,區別在於預力配置。 二工法特點 優點: 1.可上、下部結構同時施工,節省工期。 2.施工時毋須架設地面支撐,使用桁架施工,可不受地形影響,適於地形複雜如穿 越山谷、河川及橋下交通繁忙處如道路、鐵路、都會區等採用。且對工區附近之 環境破壞及污染噪音最小,適合環保要求較高之地區。 3.預鑄節塊在預鑄場內統一生產,進度及品質較易控制。 4.預鑄節塊鑄造完成後,可獲足夠之養生及材齡;於吊裝完成後,混凝土之乾縮潛 變量小。 5.施工具週期循環性,工人熟練度高,品質及工期較易控制。 6.可適合任何幾何線形。 7.高度機械化施工及生產,施工桁架利用油壓或其他機械設備推進,節塊模板採系 統化,組拆容易,較符合營建自動化之推行。 8.模板轉用率高,可降低直接成本;且其精度良好,較易獲得正確的構件斷面。 缺點: 1.節塊生產及吊裝需分二次操作,增加工程風險。 2.節塊接合處需技巧處理,否則接合縫將影響外觀。 3.預鑄場設置及吊裝桁架設備費用昂貴,且於施工初期便需購入,易影響承商資金 調度。 (一) 預 鑄 節 塊 生 產 標準作業 配合作業 (二)預鑄節塊生產流程圖(短線) 相 鄰 節 塊(第一塊) 生 產 標準作業 配合作業 標 準 節 塊 生 產 標準作業 配合作業 (三預鑄節塊生產施工步驟 步驟一 拆模 本工程節塊採三箱室設計,拆模時由內模先拆,內模型式分兩種,即中央箱室處之內模及兩側梁腹與斜撐版間之內模。此兩者內模皆採機械及油壓系統輔助張縮,中央箱室處之內模分為五片,計分上中、上右、上左、下右、下左,縮合時順序為先將機械式螺紋千斤頂卸下,再利用油壓千斤頂將上中下降,上右、上左往下及往中央靠,下右、下左則往上縮至定位,如此拆內模工作便告完成,再以堆高機拖出即可;而梁腹與斜撐版間之內模分為三片,其作動原理與前者同。繼內模拉出後,再利用轉盤旋轉螺紋支撐將兩側外模下降。 步驟二 移開前一已完成節塊;移開前一剛完成節塊 利用底模台車下之四支支撐千斤頂撐高已完成節塊約3㎜,此作用是將此一已完成節塊與剛完成節塊之接合面脫離,再利用底模台車下之移動千斤頂搬運已完成節塊至橫向預力施拉區。再利用底模台車下之四支支撐千斤頂撐高剛完成節塊約3㎜,此作用是將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