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截肢的康复评定康四班ppt课件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考评办法对考评项目进行考评,评出各考评项目的考评实际得分,考评类目下各考评项目考评实际得分之和为该考评类目的考评实际得分 截肢的评定技术 主讲:第九组成员 李梦蝶、刘萍萍、林燕萍、黄路明、刘鹏程 康复治疗 概述 康复评定 注意事项 截肢的康复评定 一、概述 (一)定义: 截肢是指截除肢体全部或者部分的手术,其通过关节者称为关节离断。 其目的是将失去生命能力、危害生命安全和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切除。 (二)病因 最常见的有损伤(工伤、交通事故、站伤、自然灾害等)、肿瘤、感染、周围血管疾病(阻塞性动脉硬化、动脉闭塞性疾病、动脉硬化伴有糖尿病引起肢体缺血)、神经损伤后肢体神经营养障碍、先天性肢体畸形无任何功能者。 (三)分类 上肢截肢 (肩胛胸廓截肢、肩关节离断、上肢截肢、肘关节离断、前臂截肢、腕关节离断、部分手截肢) 下肢截肢 二、康复评定技术 (一)全身状况评定 ◇ 1、躯体状况: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截肢部位、截肢原因、截肢水平、截肢时间、伤口处理情况等,特别是截肢的原因。 ◇是否存在合并伤 ◇是否伴有其他系统疾病 ◇是否伴有其他肢体功能的障碍 2、心理评定 3、不适合安装假肢的情形 (二)残肢的评定 (1)理想残肢与非理想残肢的概念 残肢要安装良好的假肢才能发挥最佳的代偿功能,这就要求残肢有一定的长度;残肢无畸形;关节活动正常;皮肤及软组织条件良好;皮肤感觉正常;肌力正常;血运良好;无患肢痛和残肢痛。 非理想残肢是相对于理想残肢而言的,其残肢不完全满足理想残肢的条件,给假肢穿戴带来困难,一部分非理想残肢穿戴假肢后代偿功能发挥不理想,如短残肢、关节挛缩畸形与其他残肢并发症等。 (2)残肢评定内容 1)、残肢外形:残肢形状以圆柱形为佳,而不是圆锥形。 2)、残肢围度: 3)、残端畸形:如膝上截肢伴有髋关节的屈曲外展畸形,膝下截肢伴有膝关节屈曲畸形等。 4)、残肢长度:残肢长度一般分为三种,即短、中、长残肢。它对假肢种类以及残肢对假肢的控制能力、对假肢的悬吊能力、稳定性、步态和代偿功能等有着直接的影响. 1、上臂残肢的长度 肩峰到上臂残肢末端的距离 理想长度:肩峰下16-24cm 2、肘离断残肢长度 肘离断残肢长度是指肩峰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3、前臂残肢长度 肱骨外侧髁到前臂残肢末端的距离 理想长度:肘下8-18cm 4、腕离断残肢长度 指肱骨外侧髁到桡骨茎突或前臂肢末端的距离 5、手掌残端长度 尺骨茎突与掌骨残端之间的距离 6、手指残端长度 手指根部至手指残端之间的距离 7、大腿残肢长度 指坐骨结节到大腿残肢末端的长度测量:患者俯卧位,坐骨结节做标记,测量坐骨结节与残肢末端之间的距离 理想长度:25cm左右 8、膝离断残肢长度 坐骨结节到大腿残肢末端(股骨外上髁)的距离 9、小腿残肢长度 髌韧带中央点到小腿残肢末端的距离 理想长度:15cm左右 10、塞姆截肢残肢长度 髌韧带中间点到踝离断末端的距离 11、跗骨残端长度 跗骨截除后的残端长度 12、跖骨残端长度 跖骨截除后的残端长度 5)、残肢皮肤情况:皮肤瘢痕、溃疡、窦道、游离植皮及残肢皮肤松弛、臃肿、皱褶等都影响假肢的穿戴。 6)、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受限直接影响假肢的代偿功能。 7)、残肢肌力:肌肉力量强弱对假肢配戴和功能发挥十分重要. 下肢肌力不良,配戴假肢后会出现异常步态。只有肌力在3级以上才可以佩戴假肢。 8)残肢血运:可利用超声多普勒或红外热像仪等检查。 9)残肢痛和患肢痛: 3.其他肢体的评定: 其他肢体的状况直接影响截肢后的康复过程,如其他一侧上肢麻痹,将影响对侧上肢假肢的配戴,影响下肢假肢的功能训练。当另一侧下肢功能障碍时就会严重影响对侧下肢假肢的安装。 (三)假肢的评定 ★临时假肢 ★穿戴永久假肢后的评定 (2)穿戴永久假肢后的评定 当残肢基本稳定和定型良好,且经过穿戴临时假肢的功能训练良好,即可改换永久假肢。除去对临时假肢的评定内容外,应该强调的评定内容如下。 1)上肢假肢的评定:要对上肢假肢做进一步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对于一侧假手,应观察其辅助正常手动作的功能,同时要对假肢本身进行评定。 2)下肢假肢的评定:重点评定下肢假肢的步态及行走能力,如行走的距离、上下阶梯、越过障碍物等。 3)对假肢部件及整体质量的评定:通过评定使患者获得满意的有质量的、代偿功能良好的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