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事-征文-吴俞震
那些感动过我们的事
蓦然之间的感动,刹那之间的心惊,感动它们像小石子突然掉进湖里,激起一圈圈涟漪像在总是有一些感动的事“快!快!快救车的人!”下午2点左右,渝北区新溉大道鲁能星城附近一辆装满土石块大货车侧翻 ,将旁边一辆警车压在底下,“快!快!快救车里的人!”商店工作人员、路边路人、环卫工人、路过的司机等,十几人一起徒手搬石救人……
杨先生,是事发地点一家干洗店的工作人员,当时他正在店门口工作。当时声音大,像在打雷样。听见声音的杨先生赶紧跑了出去,一看傻眼了, 一辆橙黄色的大货车右侧翻在地,土石方散落了一地,将小车全部埋住了隐约在土石中,看到一个白色的警车被压在下面,已完全变形。见到这种情况,周围的路人都赶紧报警。那车上不是还有人?!“快!快!快救车里的人!”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周围听见的人,飞快跑过去挖土救人。在消防和民警还没来之前,周围的路人、商店工作人员、环卫工人都参与了救援。看着堆满大大小小石块的现场,大家一时有些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有些着急的人直接用手开始挖土。当时有一块最大的石头压在小车上,很重。这块石头就是们十几个人一起推开的。
杨先生开始用铁铲挖,有3个环卫工人和几名路人,没有工具,就直接用手挖的。当时同样参与救援中2名环卫工人,一男一女,女的大约40岁左右,男的大约50岁左右,两人的裤管上,还沾了好些泥土。女环卫工人当时还在其他地方做清洁,说出事了,丢了扫把就跑了过去。她的手,完全是一双长期劳作的手,手掌里沟壑纵横,手指上有一条大约厘米长的口子,这是挖石块的时候,不小心被划伤的。
不知道挖了多久,终于将副驾驶挖了一条缝隙出来,往里看了看,驾驶室里只有驾驶员一个人,整个人都趴在方向盘上,头低着,一动不动。一名50岁左右的环卫工人往窗户缝隙里大声喊着。无论怎么喊,那人都没回答
2点分,消防官兵周围的群众和穿着橙色衣服的环卫工人,正在将土石方挖开,有些用铁铲,有些用木块,甚至有些路人急得直接用手在挖。
已经确认警车驾驶员当场死亡。无其他人员受伤。都说,“哎,还是没能把人及时救出来。”
有一种爱叫奉献吴显才是重庆孝星,他受到市委书记汪洋的高度评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对其多次报道,2006年被评为十大“中华孝亲敬老楷模”。他只巫溪县北部贫困山区的一个普通农民一年要提供2万斤大米,2000多斤猪肉,500多斤盐。为了赡养45名孤寡老人,他一边经营小本生意,一边开办小作坊,把赚取的微薄利润全部投入到老人们身上。把一个废弃的酒厂改造成养老院加上给老人们缝制衣服、添置被褥等费用,他先后耗费了30多万元 。吴显才说我看他们无依无靠的,就把他们收留了,我只是想让他们有口饱饭吃,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不再冻饿。谭传贤吴显才收养的一个老人,今年63岁,是个哑巴。身体胖胖的,面色红润谭传贤由于智力极度低下,而且不能说话,一直靠她的哥哥养活。两年前,哥哥去世,谭传贤顿时失去了依靠,生活没有了着落。吴显才听说后,收留了她。
蔡传军收养的一个老人残疾人拄着双拐,正在慢慢地挪动。他一生下来,双腿就严重残疾。几年前,蔡传军的母亲全身瘫痪,父亲也因贫困而绝望地上吊自杀,蔡传军失去了生活依靠。在经历了一段吃完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后,他被吴显才收留了。
任国贤,女,81岁,老伴谭吉寿,86岁。二人育有一子谭显才,今年60岁,谭显才先天弱智。谭吉寿夫妇俩年轻的时候,还能拉扯着智残儿子,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艰难活命。后来,他们渐渐地老了,再也干不动繁重的农活,连自己的生活都成了问题,何况还拉扯着一个也已进入老年的智残儿子一家三口陷入困顿。吴显才收留了这一家三口,在这里一养就是11年。
吴显才收养的45名老人中,有半数是残疾人。老人说”如果不是吴显才的赡养我们可能早就死了!”
在收养这些可怜老人的同时,吴显才开办了3个小型的加工作坊,加工在当地很受欢迎的棕器、木器以及水泥砖。加工一件棕绳能够赚1角钱,而加工一块水泥砖,只能赚2分钱。如果把这30多万元换算成水泥砖的利润,那就相当于1500万块水泥砖的全部利润!吴显才把这3个作坊的利润,全部用在45名孤寡残疾老人的身上,让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生活无忧。年来,先后有22位老人在吴显才的关怀中安详地走完生命历程,6位老人回到了亲人身边。
吴显才的义举除了得到妻子和儿女的支持外,也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当地民政部门都要给予常乐敬老院足够的资助,当地一些社会人士也纷纷给予吴显才一些帮助。
从今年开始,17位依然在接受吴显才赡养的老人,每人每年能够得到政府给予的600元五保户补助,加上其他一些资助,使吴显才肩头的担子一下轻松了许多 “我无法保证让老人们每天都有牛奶喝,但我要保证老人们每天都要吃饱饭,天冷的时候有火烤。”吴显才说,15年来,他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勤奋劳作因为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