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及范围
1、预习目标
(1)在常见的力现象中,知道哪些力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预习范围
教材第6章第三节内容
二、预习要点
1.弹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
1.下列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B.弹簧只有在伸长时才产生弹力
C.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就没有弹力产生
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一定有弹力产生
2.小明上体育课训练投掷铅球,他用力将铅球投掷出去后,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有( )
A.重力 B.手的推力
C.手的推力和重力 D.阻力和重力
3.(多选)如图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探究案
合作探究
1.弹力。
(1)当用手压弯直尺时,直尺受力发生形变能把乒乓球弹飞,这时,直尺对乒乓球产生了一个力。
教师总结: 叫做弹力。我们学过的拉力、支持力、压力、引力、磁力等哪些属于弹力呢?
【实验】
拿一把直尺放在两粉笔盒之间,在直尺中间放一重物,使直尺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直尺对重物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弹力
教师总结:说明支持力属于弹力;其实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这些力都有相应的物体发生了 。而引力、磁力不属于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那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
②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 ;
④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要 。
总结: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
①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5N、10N,感受一下1N、5N、10N的力有多大。
②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提起你身边的物体,看看需要多大的力;
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
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物体的拉力大小相互检验一下,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实验中同学们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下:
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手会托住被测物,且弹簧的轴线没有和所受的力在一条直线上。
②有的同学所测物的重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二、随堂检测
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物体所受到的力属于弹力的是( )
A. B.
跳板受到运动员的压力 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C. D.
硬币跳高时受到的升力 跳伞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2.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B.使用前要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C.使用弹簧测力计可测任意大小的拉力
D.读数时应认清每小格代表多少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N,甲的示数是5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N,乙的示数是10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五 将改革进行到底 实现大国强军梦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八 践行核心价值观 建设文化强国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六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一 潍坊时政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十二 本土热点新闻荟萃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 专题四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七 建设生态文明复习讲义.doc
- 2018届山东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五 将改革进行到底 实现大国强军梦复习讲义.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