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ELA060226)
子课题申请●评审表
子课题名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与密度适宜度评价的实验研究
子课题负责人 王秉家
承 担 单 位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填 表 日 期 2008.6.17
“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
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总课题组
2008年1月
子课题名称 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与密度的适宜度评价的实验研究 承担单位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子课题负责人情况 姓名:王秉家 性别:男 年龄:55 职务:辽宁省教研员 职称:中学高级 学历:大本 研究特长:课程与教学论 电话(办手机) E-mail:sysdwbj@163.com 通信地址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46—2号体育部 邮编 110032 主研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学历 研究工作分工 王秉家 男 55 中高 省教研员 大本 负责人 丑丽新 女 43 中一 省教研员 硕士 主持人 郭巍 女 43 小高 市教研员 大本 沈阳 孙平 女 45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大连 刘立新 男 38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鞍山 张德利 男 44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抚顺 杨庆方 男 40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本溪 宋野 男 44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丹东 马怀超 女 41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营口 张志富 男 46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锦州 王世泽 男 53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辽阳 邱志钊 男 56 超高 市教研员 大本 铁岭 张文博 男 48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朝阳 王德富 男 56 中高 市教研员 大本 盘锦 预期成果 论文 预计完成时间:
09年 12月 研究设计(主要阐明:本课题研究背景与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目标、方法、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和计划等。可附页。)
一、本课题研究背景与价值
新的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纷繁复杂的新的东西对体育教学的影响逐渐升华后,体育教学逐渐回归,越来越注重体育教学中的负荷问题。长期平均负荷较小的体育课是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之一,适宜负荷是实现体育课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适宜负荷是产生、延续和发展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课程标准》中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作为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些目标包含有负荷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的目标,因此体育课的负荷是体育教学改革到今天逐渐沉淀后显现出来的目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兴趣。体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学生的体育兴趣,有些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兴趣的直观感觉是跟随学生的自主兴趣,而没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师的作用去激发学生本身未显现出来的体育兴趣,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原有并不浓厚的情况下逐渐减少,很多情况下导致体育课逐渐减小负荷,失去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成为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负荷有机的结合起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之一,同时要形成体育兴趣与负荷适宜度的评价问题。本课题的负荷指标选择练习密度。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方法
1.研究的基本内容:体育教学中存在诸多密度,包括学生练习密度、教师讲解密度、教师示范密度、演示影图等密度,这些教学中的有关内容在体育教学中的适宜密度的大小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本课题主要研究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预计密度与实际教学中的密度之间的差值评价;不同项目、性别、年龄、地区与体育课密度的关系评价;课内各个部分的适宜密度评价(不另附强度,将强度设为最佳强度);增加或减小密度的方法、增加学生体育兴趣的适宜密度、与教师研究各种练习方法组织教学时学生练习密度值等评价。同时关注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程时对新课程与体育课密度协调关系的把握。
2.本课题研究目的:⑴通过体育兴趣与体育课密度适宜度的评价研究,使体育教育工作者注重体育教学中的密度与体育兴趣的关系研究,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体育教学的指标之一。作为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之一;⑵面对新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学生体质下降),探询适应体育教学实际的良好的体育课的密度与体育兴趣形成的规律及其评价体系,一个项目不同教学时期的不同的密度带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