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少阳三焦经》ppt课件
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二)主要病候
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症。
(三)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痛。
热病:感冒发热,疟疾,便秘。
外经病:手背肿痛,肘臂痛,肩背痛,颈项痛。
;(四)腧穴
本经共23穴: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关冲;;外关 ;;翳风 ;;定位:正坐或侧伏位,于额骨颧突外缘,眉梢外侧凹陷处取穴。作用:清头明目,散风镇惊。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润动应用:配太阳、外关主治偏头痛。;;手少阳三焦经小结; 2、取穴要点
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取关冲。
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取阳池。
腕背横纹上2寸取外关,与内关相对。
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取角孙。
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取耳门。
眉梢外侧凹陷处取丝竹空。
;3、主治要点
头面五官疾病:偏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咽喉痛。
热病:感冒发热,疟疾,便秘。
外经病:手背肿痛,肘臂痛,肩背痛,颈项痛。
4、特殊作用
支沟治疗便秘。
;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二)主要病候
口苦,目疾,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齿痛,咽喉肿痛。
神志病:癫狂痫,多梦,惊悸。
热病:黄疸,口苦。
外经病:肩痛,胁痛,腰腿痛,下肢痿痹。;(四)腧穴
本经共44个腧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瞳子髎;眼周穴位比较;率谷; 阳白;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足少阳胆经小结;2.取穴要点
屏间切迹取听会;
眉上一寸取阳白;
风府外侧凹陷中取风池;
肩峰与大椎连线中点取肩井;
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外、中1/3交界取环跳;
腓骨小头前下方取阳陵泉;
外踝尖上5寸取光明,上3寸取悬钟;
外踝前下方取丘墟;
第4、5跖骨结合部前方取足临泣。;3.主治要点
头面五官疾病:头痛,面痛,口眼歪斜,目疾,耳疾。
外经病:颈项强痛,落枕,胸胁胀痛,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妇科病:乳痈,乳汁不下,带下。
肝胆病:黄疸,口苦,胁痛,呕吐。
4.操作要点
阳白按揉力度适中;
听会、风池禁灸;
风池、肩井注意按压方向和深度。;足厥阴肝经;(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足大趾外侧端,从足背经内踝前,沿胫骨内侧上行,在内踝上8寸交到脾经的后面,再沿大腿内侧中间上行,绕阴器,经小腹,止于乳头下第六肋间。
体内:属肝,络胆,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顶。支脉从目系下颊部,环口唇。肝部支脉上膈,注入肺中。 ;(二)主要病候
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症。
(三)主治概要
肝胆病:胁痛,黄疸,目赤肿痛。
妇科病、前阴病:崩漏,月经不调,带下,淋证,遗尿,癃闭,疝气。
外经病:下肢痿痹,巅顶痛。;足三阴经主治比较;(四)腧穴
本经共14穴: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太冲;;章门;期门;;足厥阴肝经小结 ;3.主治要点:
肝胆病:胁痛,黄疸,目赤肿痛。
妇科病、前阴病:崩漏,月经不调,带下,淋证,遗尿,癃闭,疝气。
外经病:下肢痿痹,巅顶痛。
4.特殊作用:
大敦治疗遗尿。
期门治疗胸胁痛。 ;任 脉;任脉;(二)主要病候
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症。
(三)主治概要
下焦病:少腹胀满、疼痛,二便不通,遗精,月经不调,痛经。
中焦病:腹胀,腹痛,肠鸣,腹泻,胃脘痛,呕吐,纳呆,水肿。
上焦病:胸闷,气喘,咳嗽,胸痛,呃逆。
面颈部疾病:失语,口眼歪斜,齿痛。;(四)腧穴
本经共有24个腧穴: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关元;神阙;中脘;膻中;任脉小结;3.主治要点
下腹部腧穴治下焦病:中极治膀胱病,关元、气海治肝、肾、大肠及妇科病,且治回阳救逆治虚证。
上腹部腧穴治中焦病:中脘治脾胃病。
胸部腧穴治上焦病:咳喘,胸痛,噎膈;膻中兼治乳病;天突兼利咽喉。
颈部颏部腧穴治局部疾病:廉泉治舌咽病;承浆治口腔病。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年九年级英语专项练习—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精编-带答案).doc VIP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案).pdf VIP
- (高清版)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 E+H超声波液位计FMU30系列说明中文版、.pdf VIP
- 部编版2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本教材(高清扫描版).pdf VIP
-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pdf VIP
- SL 282-2018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ocx VIP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