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重病人的感染》ppt课件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对临床带来的挑战目前中国医药市场形势简析医药咨询公司难点热点问题讨论1例多发伤患者护理的思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内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危重病人的感染 概 述 危重病人的感染是重大挑战 社区获得性感染 入院前已存在 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感染 ) 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在出院后才发病的病人。 发生率约6%~17%。危重病人中发生率可达25%以上,且呈上升趋势。 内 容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第二节 感染的病理生理第三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第四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治疗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病人因素 医源性因素 环境因素 基础疾病 高龄 并存病 多发伤 直接感染 内原性感染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 医源性因素 诊疗措施 药物 镇静药——抑制咳嗽、呼吸道纤毛、吞咽 H2受体抑制药——胃酸pH↑,胃细菌增殖 抗生素——菌群失调;耐药菌生成 免疫抑制药——免疫力↓ 导管 引流、输液、通气环路 入人体——外源性感染 迁移——内源性感染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感染因素 —— 环境 ICU滞留时间长 ICU设计与布局不当 病人来源广泛 第二节 感染的病理生理 多为院内感染:致病力强、耐药 不同部位致病菌不同 病源体多为细菌;耐药菌增多 G- 多见;以多源性、散发性为特点 G+ 逐步增多 真菌发生率逐步增多 可有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 携带致病微生物的状态不同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外源性感染:由环境或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 交叉感染 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环境感染 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 诱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1.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降低整个机体对感染侵袭的抵御能力;在疾病发生的局部为感染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住院的时间 染的发生率与病人住院时间长短正相关 ?3. 抗生素的应用 受到耐药细菌的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特点之一。 第三节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起病隐匿 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原发病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很难区分,早期难认识。 发展迅速 危重病人免疫低下,感染病灶难以彻底清除,多为耐药菌,因此,较难控制,易发展成为脓毒症,从而导致或加重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危重病人感染的临床特点 症状多样 发热最常见,但程度和热型不一。而头痛、乏力、纳差、肌肉酸痛、胸痛、尿痛等主观症状多不明显。 局部表现不典型 继发感染的器官、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一般不很明显 与危重病本身难鉴别 各种原因所致的危重病可能有一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系统性炎症反应,而感染的本质正是微生物所致的炎症反应,两者的临床表现很相象或重叠,特别是败血症和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更难区分。 临床表现 表现不同:病情复杂;病源微生物多样;有少见致病菌 体温 ↑、 WBC↑最常见,但缺乏特异性;老年、衰竭病人敏感性↓ 感染病灶难寻,而定位诊断却非常重要 诊断 病史 原发病? 易发因素? 体温、血常规 局部体征 辅助检查 明确感染部位 标本:培养 + 药敏 病原学诊断 鉴别非感染因素 病原学诊断 在可疑感染部位检出肯定的病原微生物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手段。还能指导抗感染药物治疗。 优质标本是可靠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 标本均应 尽可能无菌取材,严格避免污染。力求新鲜,采集后尽快送检。作厌氧培养时需隔氧条件下采集和送检。 药敏结果通常用最低抑菌浓度或分敏感、中度敏感和耐药三个等级。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对临床带来的挑战目前中国医药市场形势简析医药咨询公司难点热点问题讨论1例多发伤患者护理的思考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内科学第十八章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8年九年级英语专项练习—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精编-带答案).doc VIP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案及反思(教案).pdf VIP
- (高清版)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 E+H超声波液位计FMU30系列说明中文版、.pdf VIP
- 部编版2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本教材(高清扫描版).pdf VIP
-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山东省地方课程).pdf VIP
- SL 282-2018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ocx VIP
- 【MOOC】《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S515 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2D701-3电缆桥架安装(26.9MB)(26.85MB)5ce2e72e69780631(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