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氏头皮针ppt课件
方氏头皮针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
2018年7月30日
定义
头皮针是通过针刺头发覆盖区内的特定穴位,以资料全身各部分疾病的一种微针针刺系统治疗方案,是中西医学理论在针灸学领域中融会贯通而产生的一朵奇葩。
中国古人利用头皮部穴位治病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录当见于《史记•扁鹊传》,《黄帝内经》中也有大量头部经脉的记载。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头部穴位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新的针灸体系。未几又有数种不同又相类似的头针取穴法相继提出。计50年代末的陕西方云鹏的陕西头针(方氏头针),60年代初上海汤颂延的上海头针(汤氏头针),70年代初山西焦顺发的山西头针(焦氏头针),等。
此后,方云鹏考虑到本疗法的穴位都位于头顶头发覆盖的头皮部,故将自己所发明的头皮针体系命名为“头皮针”。1993年中国针灸学采用了“头皮针”这个命名方式,制定了《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并向国际推广。从此“头皮针”这个命名方式得到国际公认。
方云鹏老先生
学术特点
治疗体系形成最早
穴位穴区最为完备,具有四个取穴体系
强调生物全息律与本疗法的天然联系
强调中医理论知识在治疗方案中的重要性
强调中西医两种医学知识在治疗中的协同 作用
临床特点:疗效稳定,安全性好,病人耐受性高
理论基础------伏象与伏脏穴区
一、伏象穴区
伏象穴区位于人体头顶的骨缝,以冠矢点前为头部,冠状缝为上肢,矢状缝为躯干,人字缝为下肢,酷似一个趴着的人形。因为伏象位于人体最高点,属于阳中之阳,是人体经络系统功能联系“阳中枢”。《内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故名伏象。
1、伏象穴区的解剖
人的颅骨由8块组成,骨与骨之间形成骨缝系统,在头顶部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顶颞缝。缝与缝之间形成交接点,分别是冠矢点、人字缝尖、翼点和星点。矢状缝是人形穴位的躯干部,冠状缝是该人形穴区的左右上肢,人字缝是左右下肢,冠矢点即为前囟处,冠矢点部位,相当于伏象的颈椎部与胸椎部之交界处;冠矢点之前,则相当于伏象的头、颈部。在顶骨的前下角,冠状缝和颞顶缝相交之处,叫做翼点,相当于人形穴区的手指尖。人字缝与矢状缝相交之处,称为人字缝尖,即是后囟处,相当于人形的尾椎尖部。顶骨的后下角,人字缝与顶颞缝相交之处,称为星点,相当于人形穴区的足趾尖。
伏象 头部侧面图
2、伏象穴区的定位
(1)头颈部:头部上下长为2cm,左右宽为2cm。颈部上下长为2cm,左右宽为1cm。因为头部下面和颈部上面,约有1cm的相互重叠。所以,头颈部在冠矢点前,约总占3cm。
(2)上肢部:要定准上肢部的位置,首先将一侧上肢分为肩、肘、腕3点。再从冠矢点开始沿冠状缝向下至颞顶缝,其长为11cm。冠矢点至伏象上肢的肩点,长为2cm;肩点至肘点长为3.5cm,肘点至腕点长为3.5cm,腕点至手指尖,长为2cm(以上为一侧定位,另一侧与此相同,故省略,以下各部定位,凡涉及双侧穴区或穴位,均同此)
(3)躯干部:一由冠矢点到人字缝尖为伏象的躯部。这一部分是从颈下的上背部开始,到下臀部总约14cm。把躯干部分为3段:即背部、腰部、臀部。背部由冠矢点起分上中下三部分,各部长为2cm,总长为6cm。腰部分为上下两部,各部分长为2cm,总长为4cm。臀部分为上下两部,各部分长为2cm,总长为4cm。各部分左右宽度分别是:肩部4cm,背部3cm,腰部2cm,臀部3cm。
(4)下肢部:从人字缝尖,沿人字缝向下至星点,大约长为9cm,将一侧下肢部定出髋膝踝3点:由人字缝尖向下至髋点,长为1.5cm。髋点到膝点长为3cm,膝点到踝点长3为cm,踝至足趾尖长1.5为cm
3、伏象穴区的作用与主治
伏象为“总运动中枢”,或“总经络中枢”。是人体神经功能的集中反映,支配着全身的运动神经功能。针刺头部伏象穴区的各个穴位,可以用来治疗全身相应部位的疾病。特别是对于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运动系统的疗效,尤为显著。
二、伏脏穴区
伏脏穴区即是头皮针的发际取穴体系,在头部前额上不要,为从额正中线,沿发际分别至左右两侧额角。在此穴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许多与全身各部位相对应的特异刺激点。如果将这些刺激点,一个个连接起来,则左右两侧各分别构成与人体左右相对应的半侧人体内脏、皮肤缩形图。人体缩形图的头部,向额正中线,足向额角,横伏于发际之部位。因其负担和调控“总中枢”中全身总感觉功能的重要任务,附属为“总感觉中枢”。这个穴区以调节皮肤系统、内脏系统的功能为主,故称为“伏脏”穴区。
伏脏 头部前面图
1、伏脏穴区的定位
穴区之定位:从额正中线,沿发际向两额角,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也叫三焦、中焦、下焦。其总长约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护理解剖学02眼课件.ppt
- 护理解剖学07呼吸系统课件.ppt
- 护理解剖学06骨学及骨连接课件.ppt
- 护理记录单pdca课件.pptx
- 护理评估201711课件.ppt
- 护理评估第四章三四五六节课件.ppt
- 护理部呼吸监护课件.ppt
- 抽动症讲稿课件.ppt
- 护肝药物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探讨ppt课件.ppt
- 拇趾外翻护理课件.ppt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VIP
- 电梯三角钥匙管理制度.pptx VIP
- (正式版)HG∕T 20644-2024 弹簧支吊架选用标准.pdf VIP
- 峡谷漂流施工方案.docx VIP
- 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pdf VIP
-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民间民族音乐060656形考作业1-3.docx
- 谈声乐生理知识在声乐课堂中运用.doc VIP
- 光伏工程电气安装质量验评项目划分工程创优.pdf VIP
- 第12课 实现人生价值-【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