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鉴定仪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pdf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档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个人权益,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

细菌鉴定仪的临床应用 及注意事项 石晓红 2013.04.22 医学微生物学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 微生物  病原微生物  动物源性细菌:人畜共患疾病病原 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 生物名录.doc  传染病  条件致病菌  严重耐药问题 微生物 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众多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 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 生物分类系统: 病毒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微生物在自然界生物中的地位:  分布极为广泛。  绝大多数对人类动植物是有益的、必需的。 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没有微生物, 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 人与微生物的关系  “正常菌群”:在人体、动植物的体表以及人体和动物体与外界 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等,均有多种微生物存在。正常情 况下寄居于人体表面及与外界相通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以 及泌尿生殖道中的微生物称之为“正常菌群”。  “病原微生物”自然界中除了一部分对人类有益的微生物外,还 有一部分能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 称“病原微生物”。例如,能引起人类痢疾、伤寒、结核、病毒 性肝炎,对动植物可引起鸡霍乱、鸭瘟、水稻白叶枯病等。  条件致病菌被称为正常菌群的微生物在机体健康和正常情况下不 致病,只有在抵抗力低下时才导致疾病这类微生物又称为 conditioned pathogen ,opportunistic pathogen 动物源性细菌 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由一种病原菌同时可引起动物 和人类的某些传染病,称为人畜(兽)共患病,其中绝大多 数是以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称为动物源性疾病(zoonosis)。 由于人类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污染物及媒介动物叮咬等途径 感染而致病,这些病主要发生在畜牧区或自然疫源地。动 物源性细菌主要有布鲁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杆菌。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380 ):  病毒分类名录:合计160种。第一类29种(天花、埃博拉);第二 类51种(HIV),第三类74种(流感病毒);第四类6种;。  朊粒6种,第二类5种(疯牛病 ;人克-雅氏病,吉斯特曼-斯召 斯列综合征, Kuru病,变异型克-雅氏病 ,第三类1种(瘙痒病 因子) 。 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分类名录: 共计155种。第二类10种炭疽芽孢杆菌; 布鲁氏菌属; 鼻疽伯克菌; 伯氏考克斯体; 土拉热弗朗西丝菌; 牛型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 菌; 立克次体属; 霍乱弧菌; 鼠疫耶尔森菌;第三类145种  真菌分类名录:共计59种。第二类 4种粗球孢子菌、马皮疽组织 胞浆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巴西副球孢子菌。其余第三类55种。 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 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 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 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29种病毒)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 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 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52种病毒, 朊粒6种,10种细菌) 第一、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 病性病原微生物。埃博拉病毒、天 花HIV;SARS-CoV、结核、鼠疫杆 菌、炭疽、霍乱、高致病性禽流感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