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坝纪事

决定社会融合的经济因素 1 一、 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的群体 2 二、 社会经济不平等与基础教育不平等 6 1. 低收入者如何为子女教育打工 7 2. 偏好高价学校的社会经济含义 9 3. 小结 11 三、 经验和信息带来机遇 13 1. 多样化经营的藏家商贾 13 2. 村民领袖与社区凝聚 15 3. 民族交往中的相互影响 19 4. 小结 23 四、政策讨论与总结 23 决定社会融合的经济因素 - 阿坝农牧区调查报告 朱玲 提要:在市场化进程中,四川阿坝州农牧区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显著,“生态贫困”、“健康贫困”和“教育贫困” 的状况并存。基本健康无保障和非农就业市场教育水平门槛提高的现状,导致贫困人口受困于边缘化的可能性增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需要继续对最贫困的群体予以食品援助。同时,政府的地区发展和扶贫政策,必须将人力资源发展和就业促进设为优先目标。 关键词:藏族发展 扶贫 就业促进 。 笔者从文献回顾中了解到,由于藏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制造业发展,不少作者都曾设想把旅游业作为藏区经济的增长点。问题是,青藏高原虽然壮美,却并非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旅游或者说足以吸引游客。换句话说,旅游业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藏族聚居区。即使是在旅游业已经发展起来的地方,居民的受益程度也会由于居住区位、个人社会经济特征和旅游管理制度等因素而各不相同,有些群体甚至难以受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怎样的经济不平等?经济不平等程度加大对社会凝聚和社会融合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地民众和政府是如何回应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社会经济变化的?2004年7月上旬,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奔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调研。 提起阿坝,读者可能都知道那里有风景名胜九寨沟和黄龙钙化彩池,或者还会联想到近两年来名声鹊起的马尔康,因为有一部描绘藏族土司制度兴衰的电视剧《尘埃落定》就在那里拍摄。其实,阿坝州有13个县,是个多民族混居的地方,居民不止有藏族和羌族,而且还有回族、满族和汉族。马尔康县城是州政府的所在地,九寨沟位于南坪县,只因前者闻名遐迩而后者鲜为人知,南坪县遂更名为九寨沟县。黄龙彩池位于松潘县,只不过旅游广告往往忽略了后者。松潘在笔者这一代人中间是一个令人无限敬仰的革命圣地,因为那是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地方。我们把在阿坝州调研的地点定在九寨沟县和松潘县,主要是为了观察旅游业对藏民生活的影响。结果不但实现了预期的田野工作目标,而且还有意外收获,那就是看到改革开放政策对不同民族之间社会经济文化交融的促进、西部开发政策带给当地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改善、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农牧民家庭福利的增加。以下,拟采用案例讨论的方式对这次调研中观察到的事实展开分析。 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的群体 在我国农村现有的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居住在生态脆弱、土地产出率低的山区。其实,恶劣的生态环境往往也是他们收入低下、食品无保障的首要原因。为了突出这一点,我们把这种贫困现象称为“生态贫困”。在现实生活中,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措施从长远来看具有缓解乃至消除生态贫困的作用,但如果没有食品救济一类的配套政策,这些生态贫困人口可能还会在短期内加剧贫困。我国的退耕还林政策设计避免了这种短期负面效应。 退耕还林政策原本是为了实现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而设计的。我们的调查表明,这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产生了社会保护的作用。初到九寨松潘就不难看到,退耕的坡地上丛林茂密青翠欲滴,不仅涵养了水土,而且为这一带增添了赏心悦目的秀美山色(或者说旅游价值)。课题组通过在九寨沟县马家乡甘沟村调研注意到,退耕政策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与之配套的粮食补助政策为原先饱受饥饿之苦的贫困农户提供了食品保障。 与四川的汉族聚居区相比,阿坝州可谓幅员广大人口稀少,8424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大约有10人。可是这里多为陡峭的山坡、贫瘠的高原和暗藏沼泽的水草地,可耕地并不多,平均每人将近1亩。更成问题的是,这里既无成都平原那样肥沃的土地又无那里得天独厚的温暖气候,农作物只能种植一季,平均每亩粮食产量不足400斤。那些挂在陡坡上的地块产量就更低了,据九寨沟和松潘一带的农民介绍,在最好的年景里每亩小麦也收不到200斤,农户退耕的田地,正是这些边缘地块。政府对退耕农民提供为期5-8年的粮食补偿,当地的补助标准是每年每亩退耕地200斤左右大米或者面粉,每半年兑现一次。补助标准高于退耕地块的实际产量而又不受年景影响,所以这项政策很受欢迎。在林业部门和基层政府的监督指导下,退耕农民在自家地块上认真执行了育林和管护任务。实际上,这也是农民获得退耕补助粮的前提条件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退耕还林政策还包含了以工代赈的因素。 我们走访甘沟村的时候,恰好碰到家家户户派人去乡粮站“打粮”(拉粮食)。甘沟村位于九寨沟景区的山背面,但是并无公路翻山而过。我们乘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