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大全性教育概念介入對新世代青少年愛滋病的防治课件
“性教育”概念介入對E世代青少年愛滋病的防治;指導老師;組員名單;前言;駱(2006)研究指出,青少年性行為所衍生出來的社會問題有:
感染性病與愛滋病。
青少年懷孕導致輟學。
青少年性行為過早與危險、都會夜生活所導致的健康與社會問題。;研究背景
目前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與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mptoms,AIDS),俗稱愛滋病,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健康議題,其死亡率佔全球所有疾病排行第一位(行政院衛生署,2007)。;晏涵文(2005)研究指出青少年上網提問的主要八大關注性相關主題分別是:
性生理。
性發展。
自慰。
避孕與懷孕。
性別取向。;兩性問題。
性相關資訊。
以及一般生活議題。;目的-
1.提供性教育概念之相關訊息給予青少年及各層級教育機構之參考。
2.提昇青少年愛滋病防治觀念。
3.有助於控制與防治全球愛滋病流行。
;研究之重要性;性教育是一個廣泛教育計畫,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或女人的教育計畫,以產生社會和道德所能接受的態度和個人行為,所以亦稱人格教育,在教育內容部分不僅包含生理知識,還強調有關兩性之間態度的發展與指引。;愛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這個名稱來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一群原先身體健壯的年輕、男同性戀者感染了肺囊蟲肺炎、口腔念珠菌和患有卡波西氏肉瘤等。;文獻查證-診斷標準;1984年第一名病例累積到今年10月,台灣已經有15,345人感染愛滋病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宣稱愛滋病是本世紀三大疾病之一。
;目前可分為兩型-
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患。
HIV-2:主要分布在西非,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疾病。;愛滋病的病因,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俗稱愛滋病毒),屬於人類反轉錄病毒的一種,目前可分兩型即HIV-1型及HIV-2型。
易受愛滋病毒感染侵犯的宿主細胞為T4淋巴細胞。
;1983-1984年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分別自血液中分離出病毒。
HIV-1: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
HIV-2:與猿猴免疫缺乏病毒相似,因此它的起源可能也是來自非洲的猴子。;目前愛滋病患者最多的地區是非洲地區。
截至西元2004年止
;愛滋病毒之愛滋病存在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唾液、眼淚、乳汁、腦脊髓液、羊膜水、骨髓液及尿中,文獻指出僅有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及乳汁才能導致感染。;文獻查證-感染途徑;根據臺大醫院的調查,臺灣地區患者的症狀,以不明原因的發燒、腹瀉、體重減輕、咳嗽、口腔念珠菌等感染最為常見。;感染愛滋病毒之後,開始沒有任何症狀或不舒服,但過了幾週,部分病患可能出現短暫性,類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的輕微全身性症狀,持續約幾天或幾週,爾後大部分症狀可自然消失,而進入無症狀的狀態,即所謂潛伏期。 ;愛滋病毒感染後的潛伏期有二種說法:
感染後約2-6星期出現感冒樣的原發性感染症狀。
感染愛滋病毒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目前稱為隱形期或次臨床期) 。
;愛滋病毒感染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血液才會產生愛滋病毒抗體,因此在感染後的早期,可能因抗體尚未產生,而檢驗呈陰性反應,此即為空窗期。 ;空窗期約是愛滋病毒感染後6-12週內,過去也有零星的報告發現空窗期長達12個月。
隨著檢驗方式的進步,空窗期已可以縮短到1-2星期。在此期間,患者體內的愛滋病毒病毒量最高,傳染力強。;初期超過50%的患者會出現像感冒、類似傳染性單核球過多症,而後這些症狀消失,患者進入無症狀的隱性期或次臨床期。
在過去的自然病程調查中發現,大多數患者在5-10年後發病成為愛滋病。;LISA(酵素免疫分析法) 。
Western blot(西方墨點試驗) 。
P24抗原試驗。
病毒培養。
聚合鏈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
分支DNA(bDNA)。
;衛生署的指定醫院或各縣市衛生局所接受愛滋病毒的檢驗。
停止可能感染愛滋病毒的危險行為。
如為陽性→再次確認 →接受指定醫院追蹤治療。
如為陰性→三個月後再次接受檢驗。;1981年至2006年12月底止,依聯合國愛滋病組織預估:;雞尾酒式混合療法藥物,可以控制病情及延緩發病時間,但均非根治藥物。
伺機性感染的治療。
心理上的輔導及支持性療法,補充體力以減輕症狀和降低痛苦。 ;愛滋病之預防保健(prevention health care)目前的藥物治療可以改善存活率,但仍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