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物质转运信号转导课件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1. 脂质双分子层; 2. 膜蛋白; 3.糖类;脂
质
双
分
子
层; 2.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
(Singer Nicholson, 1972);(一)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小分子的脂溶性或非极性程度较高的物质顺电-化学梯度的跨膜扩散。; 物质:O2、 CO2、 N2、类固醇激素、乙醇、 尿素、水等
特点:物理扩散,不耗能;(二)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在膜蛋白的帮助下,一些非脂溶性的分子或带电的无机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1.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
某些分子量较大但脂溶性较低的物质在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的跨膜被动转运 。;;特点:
①顺浓度梯度转运,速率较慢(102~105分子/s);
②饱和现象;;2.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
通道:贯穿脂质双分子层、中央带有亲水性孔道的膜蛋白。
物质:Na+、 K+、 Ca2+、 H+、 Cl- 、水等;;(1)离子通道; 1)电压门控通道(Na+、 K+、 Ca2+等通道)
特异阻断剂:分别为河豚毒(TTX)、
四乙铵(TEA)、异搏定等
通道的状态:静息、激活和失活。;2)配体/化学门控通道:
通道也是受体 ;(2)水通道 由水孔蛋白组成(Agre, 1988);(二)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钠泵)
--— Na+-K+依赖式ATP酶( Na+-K+ -ATPase);;Mechanism of ion transport by sodium pump;Sodium pump transport;钠泵转运的意义:由钠泵造成的→;;;;;;2. 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血液; 小肠上皮细胞的侧膜钠泵分解ATP、耗能→泵Na+至细胞间隙(Na+扩散入血液)→胞内[Na+]↓﹤肠腔→顶端膜同向转运体将Na+及葡萄糖(逆浓度差)转运至细胞内→葡萄糖经易化扩散由细胞进入血液,Na+再被泵出而吸收;其他联合转运:;(四)出胞和入胞; 2. 入胞(endocytosis):
大分子或物质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 Endocytosis:;(1) 液相入胞(fluid-phase endocytosis)
细胞外液及其所含的较小溶质连续不断地以吞饮方式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见于多数细胞对液体的吞饮;小结:;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概念:
simple diffusion
facilitated diffusion
active transport
二、问答题:
1. 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有何不同?
2. 易化扩散的类型及其特点。
3. 举例阐述原发性主动转运的机制、特点及意义。
4. Na+、K+是如何进行跨膜转运的?
5. 举例说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机理。;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一)细胞外信号:物理、化学及生物性信号(激素、 递质等);2.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主要特征 (配体:能与受体结合的特异性物质) ① 特异性;②高亲和力;③饱和性(受体数量);研究简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成就:
1971年,E.W. Sutherland (美国),发现cAMP、创立第
二信使学说。
1989,Bishop Varmus (美国),发现原癌基因 并发现
有些第二信使可激活细胞核内正常染色体中的原
癌基因,后者表达时成癌基因。
1992,Edmond Fischer and Edwin Krebs (美国), 发现
蛋白磷酸化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1994,Gilman Rodbell (美国),发现G蛋白并揭示其
在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998,Furchgott、Murad Ignarro (美国),发现NO既
是第一信使,也是第二信使。; 二、 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
;;(一)主要信号分子(群)
1. G蛋白偶联受体(G p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届北京市海淀高三语文一模阅读部分讲评 课件(150张PPT).pptx
- 背负式风力灭火机的操作与使用 .ppt VIP
- 苏州七年级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VIP
- 山东科学技术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三年级第11课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校园公益劳动清洁美化校园我行动 教案.docx VIP
- 2025年中级审计师测试题习题.docx VIP
-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意义.doc VIP
- 四川大学软件学院2008级毕业设计启动会课程设计.ppt VIP
- 2025全科医生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大班科学标准教案小油滴不见了.pptx VIP
- 2024年隆昌市兴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