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研究动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闻一多研究动态.PDF

闻一多研究动态 第一三三期 主办: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闻一多研究会 北京·2018 年6 月 ==================================================== ▲ 昆明龙泉镇司家营闻一多故居通过验收 闻一多在昆明居住过的福寿巷、节孝巷、普吉镇、陈家营、谷堆 村、司家营、昆华中学、西仓坡八处居所中,保存最完整的司家营故 居,日前修缮完竣,正式通过验收。 1941年7 月,清华大学在昆明恢复文科研究所,中国文学部主任 依例由中文系主任闻一多担任。9 月,闻一多与助教何善周查看了位 于东北郊龙泉镇司家营村新落成的一个院子,遂同住在龙泉镇的王力、 陈梦家商定辟为所址。10月初,闻一多举家迁入,一直住到1944年5 月。时,该处门牌司家营17号,主人司荣做木材生意,房子刚建成, 还没全部完工,楼板和墙板尚未装栅,是以清华购买木板装栅为条件, 以每月300 元价格租给清华。 1 司家营的院子是昆明地区传统的“一颗印”式民宅,“三间四耳 倒八尺”形式,小楼为两层土木结构,楼下为厨房、食堂,楼上一侧 住着先生全家,一侧留给来所的教师、研究生居住。二楼正面为研究 所办公室,排放着从清华大学图书馆搬来的一些书籍。在这里工作的 每位教师都有一张书桌,闻一多的“书桌”是块宽大的缝纫用的长方 形案板。朱自清、浦江清、许维遹等教授,助教何善周、刘功高等, 都曾在这里居住和研究,研究生王瑶、季镇淮、范宁等,也常来这里 查找资料和撰写论文。 司家营故居一直住着房东司家的后人,建筑面貌完好保存。2003 年5 月23 日,这里被昆明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命名为“闻一 多朱自清旧居”。城市改造中,文物部门划拨专款收购该处,四周建起 闻一多公园,并将在公园内建立闻一多纪念馆。 ~~~~~~~~~~~~~~~~~~~~~~~~~~~~~~~~~~~~~~~~~~~~~~~~~~~~~~ ▲ 闻一多长女闻名对司家营生活的回忆 1941 年 10 月初,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在昆明北郊的龙泉村(即 龙头村)司家营成立。文学部的工作由父亲主持,我们也随迁到所内 居住。 研究所租用的是一栋新建不久的二层楼房。房东司荣是一位朴实 敦厚的中农,他们一家不住在楼内。我们的住房是楼上的东厢房和它 的拐间——一间阁楼似的小南屋(我们称之为外屋和里屋)以及楼下 的一间小东屋。 文研所的老师治学及住宿主要在二楼。那里的正房未经隔断,相 当宽敞,是大家的工作室。我们习惯叫它“大楼”。“大楼”里摆了许 多书架,除靠墙的一大溜儿,还有几架书横放着,把房间隔成了几个 小空间。父亲他们就在这书海的空间里埋首伏案,潜心治学。我们后 来常利用大人午休的时间悄悄去书架间玩捉迷藏。那高大的书架,那 满架的古书,似乎永远在静静地散发着一种庄严神圣之气,吸引和震 撼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2 二楼西厢房是朱自清、浦江清、许维遹、李嘉言(后离去)、何善 周诸位先生的卧室。那里我们没有进去过,但晚饭后常听到从里面传 出笛声和一种轻柔婉转的戏曲声调,听大人们说,那是浦先生在哼昆 曲呢,那还是我第一次听到昆曲,觉得它是那么新奇美妙。 司家营离昆明城约20 里,不受敌机干扰,村内常年绿荫掩映,花 香飘逸,抗战中能有这样一个宁静美丽的处所治学,十分难得。这里 与龙泉镇相距仅4 里,镇上有南迁来的北平研究院史学所和北平图书 馆。冯友兰、王力等先生也住在附近,这些都无形中赋予了这里较浓 的学术气氛。 父亲这时更是努力,他用一张长方的大案板当作书桌,“各种大小 手稿分门别类地排满一案板。他精力充沛,研究兴趣最大,范围最广, 努力著作,常至深夜不睡。《楚辞校补》《乐府诗笺》《庄子内篇校释》 《从人首蛇身到龙与图腾》《唐诗杂论》等专著和论文,都是在这里写 定并发表的。”(季镇淮《闻一多先生事略》)此外,《管子校释》也是 在这时参校的。(摘自闻名《闻一多和自己的歌·文研所的书香》,中 华书局 [香港]有限公司2017 年9 月出版) ~~~~~~~~~~~~~~~~~~~~~~~~~~~~~~~~~~~~~~~~~~~~~~~~~~~~~~ ▲ 昆明将在闻一多公园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