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包围城武装夺取政权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本章重点、难点: 1、中国革命是怎样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 3、二、三十年代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第一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一)国民党政府“统一”全国 1、宁汉对立与宁汉合流 1927年8月,武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南京, 宁、汉合作正式实现。 1928年1月,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 标志着国民党形成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统一。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中国革命的低潮 1、革命阵线缩小 (二)武装革命斗争的开端: 2、三大起义 ②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和中国工农革命军的军旗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三)探索革命新道路 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失败说明,十月革命“城市包围农村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条件,阐述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 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中心阵地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成为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色政权可能长期存在的条件: 第一,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 第二,国民革命为红军和共产党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第三,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有利条件; 第四,有相当战斗力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条件; 第五,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错误—重要的主观条件。 中国革命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首先,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无议会可利用,无组织罢工的合法权利—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 其次,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革命。 最后,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强大的敌人占领着中心城市,而广大的农村则是他们统治的薄弱环节。 “它(革命高潮)是站在地平线上遥望海中已经看得桅杆尖头了的一支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岭(巅)远看东方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6)第563页。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教条主义束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土地革命战争的开展和党内三次“左”倾错误: 瞿秋白为代表的“左” 倾盲动主义错误; 李立三为代表的“左” 倾冒险主义错误; 王明为代表的“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 二、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历史性转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走过幼年时期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四渡赤水打破了国民党的封锁线及围追堵截,工农红军终于冲出一条北上道路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本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李立三 王 明 2、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4万 1932年 7月—— 1933年3月 12万 40万 第四次 3万 1931年 7月 ——1931年9月 3万 30万 第三次 3万 1931年 2月——1931年5月 3万 20万 第二次 1.5万 1930年12月——1931年1月 4万 10万 第一次 消灭国军人数 时间 红军人数 国军人数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长征开始,中国革命出现危机。 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鲁迅 红军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 ——英国 蒙哥马利元帅 * * 第一节 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农村包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