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课时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1-3课时学案

八年级历史课堂课时学案(3、4班)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题 农耕文明的繁盛 目标导学 知道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掌握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繁荣的表现。 知道明清时期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往,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明白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探究出现康乾盛世的原因。 体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内涵。 重点 明清时期繁盛的表现,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 自学质疑学案 学生笔记 学案内容 自学新知(要求:认真阅读课本,结合学案问题引导,做好课本标记和提示语!) 1.农业生产发展 任务:通过阅读书本第8页和图册第19页,讲讲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在书本上标记) 2.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是明清时期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任务:通过阅读,说说手工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行业?(在书本上标记) 观察、思考:根据图5-11和小字资料,说一说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在书本上标记,并写出提示语) 根据课外阅读材料1和课文内容,分析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哪些特点? 分析景德镇的制瓷过程和观察下图,说说你对“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理解?(在书本上标记,并写出提示语) 3.商业发展 任务:概括此时商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标记书本相关实史,并写出提示语) 思考:阅读图5-13和课外资料2,说说有哪些商店?从这幅图卷,你能感受到当时的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完成书本第10页问题。(标记书本相关实史,并写出提示语) (4)商帮是其他朝代不曾有的现象,阅读书本和课外资料3,分析商帮形成的原因及作用。(标记书本相关实史,并写出提示语) 4.对外贸易 完成书本第11页问题。(在书本上标记) 通过阅读书本和课外资料4,说明此时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标记书本相关实史,并写出提示语) 学习本课后,结合史实说说,你认为到清朝前期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拓展提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 周大贾 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 ——张瀚《松窗梦语》 材料二:“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何良俊《四友斋丛书》 请完成: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的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末”指的是什么?“游手趁食者”指的是什么? (3)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什么时期的何种社会现象? 【课外阅读】: 景德镇 景德镇制瓷业始于南朝,这里盛产制瓷的最好原料——优质高岭土。经过多年发展,到明清时期,这里发展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制瓷业的分工很细:一种是按照产品类别在各窑户之间进行,每个窑户之生产某种产品,该户即称某某作。另一种分工是按照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在工人之间进行分工,大致分为“陶泥工”、“拉坯功”、“印坯功”……等,这种细密的分工,促使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法国传教士岸特雷科莱在观察景德镇瓷器生产过程后,这一描绘瓷器的彩绘过程:“这一劳动在同一工场内是由很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把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晕色。这一伙人专门画山水,而另一伙人就专门画鸟兽。” 南都繁会图 图卷描绘了明代南京商业兴盛的场面。画面从右到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开始,经南市街和北市街,止于南都皇宫。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店铺林立;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画卷内共绘有1000余位人物和109个商店的招幌牌匾。人物最为集中的地方是戏台前面。戏台搭在街道的中央,分前台和后台,前台上有一位艺人正在唱戏,后台有一位艺人正在化妆。男性观众站在街上,而女性观众则坐在上面遮有布幔的两座女台上看戏,可见“男女之大防”还是很讲究的。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踩高跷、武术表演等民间文艺活动也吸引了大批观众。招幌牌匾琳琅满目,有“西北两口皮货”、“立记川广杂货”、“福广海味发客”、“京式靴鞋店”、“川广云贵德森字号”、“南北果品”等,说明南京是各地百货云集、五方商民杂处的商业大都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东西两洋货物俱全”的招幌了,它隐约地透露出了明代中外贸易的发达程度。东洋货指的是日本货,应当是没有疑义的。与此相印证的是,画卷还出现了一个名为“走海倭子进宝”的民间文艺表演,有几位艺人扮演日本商人来中国进贡宝物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