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analysis on succession law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xiangxi ba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docx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analysis on succession law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xiangxi ba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分析-analysis on succession law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xiangxi ba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三峡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 峡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II 内 容 摘 要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香溪河库湾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水生态环境发生了 很大改变,库湾每年均暴发的水华现象也成为关注热点。为了更系统、更深入地认识 支流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模式及水华生消机理,本文依托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 水生态与环境野外观测站,对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生境条件进行了详细 监测,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总结了香溪河库湾浮游植 物群落结构演替模式,并对香溪河库湾进行了水生态分区,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对水库调度的响应机制。通过研究,主要得到如下认识: (1)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 香溪河库湾 2010 年共检测到浮游植物 7 门 87 属,2011 年检测到 7 门 72 属,浮 游植物群落结构中以硅藻、绿藻为主。春夏季最多,秋冬季较少,空间上各断面检测 出的物种数量相差不大。1-2 月甲藻一般占有较大比例,春季以硅藻、绿藻为主,夏 季蓝藻开始出现,冬季各藻种分布较均衡,2011 年藻细胞密度、生物量水平均显著 低于 2010 年。空间上,甲藻一般在上游所占比例较大,硅藻、绿藻在整个库湾均占 有一定比例,其他藻种在库湾各断面分布中没有显著差异。 香溪河库湾 2010 年春夏秋冬均暴发了较严重的水华,2011 年仅在春夏季暴发了 水 华 , 且 水 华 暴 发 程 度 较 小 。 2010 年 冬 季 库 湾 回 水 末 端 暴 发 了 以 拟 多 甲 藻 (Peridiniopsis sp.)为优势种的甲藻水华,春季水华优势藻种呈甲藻→硅藻、绿藻的 演替趋势,夏季除了甲藻、硅藻、绿藻外,还暴发了波及整个库湾的蓝藻水华,秋季 水华以硅藻、绿藻为主。2011 年春夏季水华优势藻种主要为硅藻、绿藻,呈现由硅 藻向绿藻的演替趋势,水华暴发次数明显少于 2010 年。 (2)香溪河库湾生境条件变化特性 冬季香溪河库湾中下游为混合水体,仅上游部分断面处于弱分层状态;夏季水体 分层区域逐渐增大,中上游呈分层状态,下游区域为弱分层水体;秋季随着水库蓄水 过程的进行,库湾整体分层状态被逐渐打破,蓄水后期仅上游回水末端有部分弱分层 水体,其他区域均为混合水体。长江干流长期呈混合状态,库湾上游回水末端常年处 于弱分层及分层状态。 2010 年及 2011 年香溪河库湾水温变化趋势较一致,最低水温均出现在冬季,春 季水温明显回升,夏季为全年水温最高的季节,秋季明显降低。表底温差由下游至上 游逐渐增大,水体分层现象在上游最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中下游水体分层状态受 上游来流和水深影响较小,但易受干流影响。真光层深度(Zeu)整体呈春夏季较小、 秋冬季较大的状态,空间上中上游较小、下游较大。混合层深度(Zmix)在冬季最大, 春季开始明显减小,夏季为全年最小的时段,空间上 2010 年及 2011 年均表现出下游 III III 明显大于上游的趋势。真光层深度(Zeu)与混合层深度(Zmix)之比 Zeu/Zmix 在冬季多 小于 1,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库湾水体分层开始发育,Zeu/Zmix 有所增大,秋季随着水 库蓄水过程的进行,库湾水体分层状态被打破,Zeu/Zmix 小于 1。水体透明度季节差异 明显,冬季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整体与叶绿素 a 浓度的季节分布呈相反的趋 势。 2010 年、2011 年香溪河库湾 TN 浓度平均值分别为 1.10 mg/L、1.03 mg/L,TN 浓度及 NO3-N 浓度均呈现夏天较低、冬春季节较高的趋势,空间上由河口至库湾整 体呈逐渐降低的状态。TP 浓度及 PO4-P 浓度随时间变化大致呈春季高,秋冬季次之 的状态,且均随着水库蓄水的进行 TP 浓度及 PO4-P 浓度显著降低,枯水期波动较小, 空间上沿库尾至河口方向 TP 浓度、PO4-P 浓度及 PO4-P 在磷营养盐中所占比例均呈 逐渐下降的趋势。D-Si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夏季较低、秋冬季节较高, 空间分布上,2010 年全年 D-Si 浓度在河口较高,其他断面相对较低,2011 年空间差 异较小。 (3)香溪河库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模式 根据 CCA 模型中功能组-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香溪河库湾中氮、磷营养盐对群 落演替的调控能力并不显著,而硅营养盐对群落结构的演替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 是仅仅限于硅藻类藻种,光热条件的季节变化和水动力条件是群落演替的主要诱因。 库湾中春季主要以胁迫性藻种(S 型)先行占优向杂生型藻种(R 型)和竞争型藻种 (C 型)演替的趋势,夏季与春季相反,主要以竞争型藻种(C 型)先行占优向杂生 型藻种(R 型)和胁迫性藻种(S 型)演替的趋势,秋季为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