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苏联欧国家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教训.docVIP

第七讲 苏联欧国家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教训.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讲 苏联欧国家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第七讲 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教训 一、苏联执政党建设模式由兴到衰的基本历程 (领导人执政时间) 列宁(1917—1924) 斯大林(1924—1953) 赫鲁晓夫(1953—1964) 勃列日涅夫(1964—1982) 安德罗波夫(1982—1984) 契尔年科(1984—1985) 戈尔巴乔夫(1985—1991) (一)列宁时期苏共执政党建设模式探索(1917-1924) 1、执政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基本特点。 首先,它是一个既统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又有广泛地思想自由的党。其次,它是一个既讲严格的纪律,有允许党内存在派别的党。第三,它是一个实行集中制,同时又广泛的党内民主的党。第四,它是一个对国家进行领导,实际“一党专政”的党。 2、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的实践。 (1)加强了党的统一。 (2)加强了党内的集中制: 一是加强了党的中央机关的权力。 二是加强了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 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道路进行了探索。 纵观列宁时期党的建设的实践,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从理论上说,民主集中制的民主与集中是有机的结合,但实际上二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甚至完全有被分离出来的可能。第二,列宁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趋势是集中制的加强。第三,党内民主和集中制两个方面相比较,俄共党内出现了集中制机制日益健全,而党内民主机制未得到确立的局面。第四,尽管列宁和俄共已经觉察到官僚主义的严重性,但他们没有看到权力同官僚主义的必然联系。 (二)斯大林时期苏共党建模式及其特征(1924-1953) 1、强调集中和统一 1952年10月苏共十九大党章:党员有义务“尽力维护党的统一,因为党的统一是党强大有力的主要条件”。 打击镇压党内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反对派”。 2、扩大中央机关权力 权力膨胀的书记处 1920 年俄共(布)九大把“组织性和执行性的日常问题移交书记处处理,组织局则对中央委员会的组织工作进行总的领导”。 1952年十九大撤销组织局(书记处接管工作),中央政治局改为中央主席团。 3、强化干部任命制 “在提出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后,还必须挑选工作人员,把善于执行指示、能够理解指示、能够把这些指示当作自己的东西并且善于贯彻这些指示的人安置在各种工作岗位上。” ——1923年4月俄共(布)十二大 4、以党代政集权体制 (1)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机关地位虚化 (2)党的机关未经授权而行使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成为权力的直接指挥者 (3)人民是主人而无法行使主人的民主权 (4)党成为国家机器一部分,党权高国权 斯大林时期领导体制主要特征 (1)党的组织行政化 (2)国家权力个人化 (3)干部制度委任化 (4)个人崇拜普遍化 (5)监督机构无效化 (6)党政机关官僚化 (7)法律制度虚无化 (三)赫鲁晓夫时期苏共党建模式改革与探索(1953-1964) 1、强化党的集体领导原则 (1)1953年取消主席团和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两个中央机构,只设主席团。 (2)苏共中央主席团(1952—1966年)实行集体领导原则,一切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简单多数票决定。 (3)恢复中央委员会的决策地位,主席团是中央委员会的执行机关。 2、加强党对国家机关领导 主要理由: (1)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任务日益复杂 (2)群众的积极性提高、需要党的引导; (3)社会组织作用提高需要党员起统一指导作用 (4)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作用加强需要深入探讨 1958年3月赫鲁晓夫兼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 3、加强党对经济管理领导 1962年11月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把边疆区、州党组织分成工业党委会和农业党委会。在苏共中央、加盟共和国党中央设工业生产领导局和农业生产领导局。 主要问题: (1)工农业管理混乱 (2)管理机构更庞大 (3)党政不分更严重 4、大规模更新党的干部队伍 “苏共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的成员,每次改选至少更换1/4,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党的边疆区委和州委的成员,每次至少更换1/3。党的专区委、市委、区委、基层党组织党委会或支委会的成员至少更换1/2 ”。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共党建模式(1964-1982) 1、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社会的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社会政治制度以及国家和社会组织的核心。苏共为人民而生存,并为人民服务。” ——1977年宪法第6条 1964年11月中央全会通过了《关于把州、边疆区工业党组织和农业党组织合并的决议》,恢复了统一的州、边疆区党组织。 2、推进党政关系改革 苏共通过决议规定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永远分离,不得兼任”。 1965年把党政混合的监察委员会改组成人民监察委员会,并恢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