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病学之运动系统与感觉系统
运动系统 神 经 内 科 崔 琴 概述 概述 骨骼肌的运动形式 随意运动:又称自主运动,由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发出,根据本人意志而执行的动作,特点是先感觉后运动。 不随意运动:不自主运动,不经意志控制的自发动作。寒颤 概述 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2.下运动神经元 3.锥体外系统 4.小脑 概述 运动是在接受感觉冲动后产生 深感觉动态感知并调整 运动系统任何部分损害均引起运动障碍 概述 瘫痪:骨骼肌随意运动功能减低或丧失; 原因:神经源性(多)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少) 肌肉 病变(少) 解剖生理基础 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细胞——锥体束—— 皮质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脑神经运动核 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和锥体束(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 运动传导通路 下运动神经元——脑神经运动核、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发出的神经 是接收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是运动冲动到达骨骼肌的唯一途径。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1.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中上部 内囊后肢 锥体细胞 中央旁小叶前部 脑干各部,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 —————————————————— 不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神经—躯干四肢肌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2.皮质核束 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内囊膝部——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神经运动纤维 面神经核, 疑核 副神经核 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 锥体束主要支配对侧肢体 同侧支配主要为双侧同时运动的肌肉 颅神经支配区仅舌肌及下部面肌单侧支配 皮质运动代表区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程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前根——神经丛——周围神经——肌肉 牵张反射 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肌梭中间感受装置被拉长而兴奋——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入——进入脊髓——脊髓前角 α运动神经元兴奋—— α传出纤维发放冲动——被牵拉的梭外肌收缩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锥体系以外与躯体运动有关的传导通路,结构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 狭义:基底节(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 锥体外系统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态姿势、完成半自动的刻板动作等。 在完成复杂的运动功能时,锥体外系与锥体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使肢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当的肌张力及协调的条件下,锥体系才能支配精确的随意运动。 锥体系损伤表现为瘫痪,而锥体外系损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张力改变,运动(增多或减少)等,而非真正的瘫痪。 小脑 维持机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共济失调 平衡障碍 病损表现与定位 运动系统病变时,表现瘫痪,肌萎缩,肌张力改变,不自主运动和共济运动失调。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共同特点 肌力下降 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病理反射 无肌肉萎缩,时间长者可出现废用性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1.皮质型:病灶局限,单瘫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2.内囊:运动纤维最集中,出现三偏征 对侧均等性偏瘫(中枢性面瘫/舌下神经瘫、上下肢瘫痪) 对侧偏身感觉异减退 对侧同向性偏盲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3.脑干型:交叉性瘫痪 病灶水平同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病变水平以下对侧脑神经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4.脊髓型 脊髓横贯性损害:受损平面以下双侧肢体瘫痪:截瘫或四肢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共同特点 肌力下降 肌张力减低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肌肉萎缩 无病理反射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1.脊髓前角细胞 节段性弛缓性瘫痪 无感觉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2.前根 节段性分布弛缓性瘫痪 后根常同时受累 伴根性痛/节段性感觉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3.神经丛 一个肢体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障碍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可伴疼痛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4.周围神经 瘫痪分布与每支周围神经支配一致 伴相应区域感觉障碍 感觉系统 神 经 内 科 崔 琴 概述 感觉:作用于各个感受器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人脑中的直接反应。 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 一般感觉(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概述 浅感觉:皮肤和粘膜的痛觉、温度觉、触觉。 深感觉: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震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102-2007 中国石化物料分类与代码.pdf
- 第1章 勾股定理——问题解决策略:反思(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免疫规划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创伤后机体反应及基本的创伤支持.ppt VIP
-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pdf VIP
- 平面向量单元测试题.doc VIP
- 野外驻训卫生防病【28页】.pptx VIP
- 合同协议-付款协议.doc VIP
- 202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分析.doc VIP
- DB11T 1598.8-2020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第8部分:呼叫服务.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