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诗歌的暗示性
教学设想:这个单元是文艺评论与随笔,专业性较强,于学生而言有些难度。学生没有这么高深的文学素养,看此类文章,费时而无所收获,犹如牛听琴音。如何让学生有所吸收,吸收什么,是我课前重点准备的。《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诗的特征》均涉及到一点,即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征——暗示性。如能将这三课合并同类项,综合起来,重点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暗示性,并能活学活用,则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掌握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特征——暗示性 2、归纳三课内的古诗词 3、补充课外例子,关注诗歌的暗示意义 教学重点:诗歌的暗示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2、 导入:在中国古诗美丽的园圃中,怒放着长开不谢、芳香四溢的许多优秀之花,这些优秀之花被人们习惯称为名言佳句或清词丽句,它们常常是古诗中的传神之笔,点睛之处,往往成为“诗眼”、“词眼”。这些佳句,寓丰富于单纯,寄深意于一瞬,以一概万,高度集中,一言胜千万语,一句传千万年。它们象黑夜中的星月,似沙漠里的绿洲,如旷原中的清流,若大海上的白帆,是诗篇彩缎上点缀着的明珠;它们闪耀着智慧的火花,放射出哲理的灵光,句凝情浓,字炼理深,使人百读不厌,令人过目不忘,而且引人无限遐想,给人生活启迪。 这节课,我们就本单元三篇文章重点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暗示性。 二、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的特征》里,说中国诗的特征是什么?请同学们勾划出来。 明确:“……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默。” 1、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说是怀孕的静默?因为怀孕的肚子富于暗示,正如言短意长的诗句。 有句为证:“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时无声胜有声”“解识无声弦指妙”。 2、暗示的效果怎样?诗歌举例: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生活悠闲自得的心境。)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这些美景都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我却从中感受到一种了悟的快乐。) 【效果: ——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无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这是写弃妇怨情的诗。若说它有所寄托,亦无不可。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闺人幽怨的情态。着重于“怨”字落笔。“怨”而坐待,“怨”而皱眉,“怨”而落泪,“怨”而生恨,层层深化主题。至于怨谁?恨谁?作者铺下了无限的空地,解诗人可以自解。)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绝《寻隐者不遇》写隐者远离尘俗的生活,清高悠闲,遗世独立——在松树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在哪里?童子答,我的师父到山上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在这山中,但因云深雾绕,却不知人到底在哪里。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寓问于答,本三问三答,却以一问三答简括,以答句包问句,在构思方面煞费苦心,巧于锤炼。同时,以简笔写繁情,想象丰富,清新别致。平淡中含意颇深,自然中措辞不俗。无华丽之词藻,却别具一番韵致。)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这是作者设想死了以后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壮士的敬仰和对苟活者的不屑。 自己独自在深深的地下,回忆活着的时候曾经登上高台。一生中傲视群物,从来不为利益所累。墓道的门只有两道关闭,白蚂蚁钻进来了。活着时候的芳香身体,让小虫子们祸害。鬓角的头发全掉了,只剩一个枯髅依偎着青苔。忆往昔自己好饮酒,现在只有素盘里摆点青梅。彭越韩信及廉颇蔺相如,在田地里已经成灰。壮士都死尽了,其余的人在哪里呢。)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洛阳女子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感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这是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觉。风景还是当年的风景,只是一同赏风景的人却已不在。)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效果:————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 二、《说“木叶”》里也谈到了诗歌的暗示性。 请找出作者对暗示性的说明: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请同学们归纳这几句诗的相同之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