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
道尔顿原子模型 3、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 问题: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结构应该是怎样的? 虽然,卢瑟福的行星模型能成功地解释一些现象,但它立即遭到全世界大多数科学家反对。因为根据经典物理理论,任何作加速运动的电荷都要辐射电磁波,这必然引起两种后果: 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从未发生过原子塌缩的现象。 5、玻尔原子模型 6、电子云模型 * * 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说过:“一尺之棰,日取一半,万世不竭” 物质是无限可分的 战国时期的墨子则认为“非半不斫(zhuó)则不动,说在端” ,意思是物质到了没有一半的时候,就不能掰开它了。这种不能再被分割的部分,被称其为“端” 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 1、 古典原子论: 探索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足迹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 认为物质是由极小的称为“原子”(atom)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2、近代原子论——道尔顿(John Dalton,1766—1844)在1803年提出。为近代化学发展奠定基础 ⑴化学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构成 ⑵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⑶同一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质量和性质上都不相同 ⑷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 你认为这个理论是否完全正确,为什么?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19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 物质在通常情况下显电中性,物质中既然存在带负电荷的电子,一定还存在带正电荷的部分,对原子来说,它所带的正电荷的电荷量必然与其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电荷量相等 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有一定的结构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元素的放射性现象 原子可再分,有一定结构 穿透力最强 不带电荷 电磁波 γ射线 穿透力稍强 带负电荷 电子流 β射线 穿透力最差 带正电荷 氦离子流(He2+) α射线 穿透力 电性 本质 射线 卢瑟福研究铀放射出的射线为α射线和β射线 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模型”。卢瑟福用α粒子束(He2+)轰击一块金箔,并用荧光屏探测α粒子(He2+)方向改变的程度。 ZnS屏 α粒子束 铅块 屏 4.卢瑟福带核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依(1911)据: 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几乎被弹回 2.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 1.绝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金箔,没有发生偏转。 2.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的偏转,几乎被弹回 。 结论 现象 原子中大部分是空的。 中间有一带正电的小核。 小核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 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很小的原子核和它外面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一个体系,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 4、卢瑟福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1,不断辐射能量,电子将沿螺旋线渐渐趋近原子核,最后落到核中而湮没。 2,电子不停的,连续的辐射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长会发生连续的变化,因此,所有的原子都应发射连续光谱。 新的问题: 其次:原子在正常情况下不辐射电磁波 这些现象卢瑟福也无法解释,那该怎么办呢?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轨道上运动,核外电子在这些稳定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玻尔 许多物质都能够吸收光或发射光,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发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就得到所谓的光谱。 连续光谱:由各种波长组成,且相近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的光谱 线状光谱:由具有特定波长的、彼此分立的谱线所组成的光谱 用光谱仪测定氢气放电管发射的氢的发射光谱 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状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 ①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且不辐射能量。 ② 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且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 轨道能量依 n 值(1,2,3,…)的增大而升高。 量子数 通常,电子处在能量最低的轨道(基态n=1)上运动; 当原子获得能量后,被激发到高能量轨道上,处于激发态; ③ 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j)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 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跃迁演示 电子跃迁 在奥地利科学家薛定谔所建立的波动方程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力学。这是现代研究原子,分子结构的理论依据。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吉林省中药软片炮制规范.pptx VIP
- 名著阅读《湘行散记》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共9页).docx VIP
- 《白洋淀纪事》阅读测试题含答案(推荐).docx VIP
- 必考名著《白洋淀纪事》导读+知识点汇总.pdf VIP
- CQJZDE-2008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docx VIP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选读《湘行散记》导读.doc VIP
- 重庆市建筑工程计价定额CQJZDE-2008.doc
- 部编版七上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知识点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劳动教育》章节测试含答案.docx VIP
- 七年级上册名著《湘行散记》知识点+习题(共12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