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消防.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及安全疏散 ——建筑防火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建筑防火设计所涉及的方面和内容主要包括: 在城市规划设计、工厂总平面设计以及各类建筑设计中,贯彻防火要求; 在建筑设计中,根据建筑物中生产活动或使用活动中火灾危险的特点,采用相应耐火等级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采取合理的防火构造措施,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物; 为在火灾一旦发生的情况下,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物资等创造有利的条件; 配备适量的室内、外消火栓及其他灭火器材、安装防雷、防静电、自动报警等安全保护装置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防火间距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防火保护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之后,整个建筑设计就要满足相应的耐火等级关于构件材料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要求。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防火分区 本表为非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及仓库建筑也有相应的规定,参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9年版)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防火分区 本表为非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及仓库建筑也有相应的规定,参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9年版)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防火分区 本表为非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的规定。高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及仓库建筑也有相应的规定,参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999年版)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物中防火分隔物的常见类型有:钢筋混凝土楼板(水平防火分隔物) ;不少于4小时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防火墙(主要的竖向防火分隔物);具有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门,防火门是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在防火墙上设门以及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设置门的要求而采用的防火分隔物,其具体的材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标准应满足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另外,还有防火窗、防火卷帘以及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防火间距 当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达不到防火间距的要求时,应设置无门窗的外墙防火墙,或采用室外独立防火墙,用以遮断对面的热幅射和冲击波的作用。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建筑防火构造 ——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防火保护 为了提高各种结构材料的耐火性能,就必须设法推迟构件达到极限温度的时间,其主要的方法是在构件表面设置相应的隔热保护层 (金属表面涂防火涂料、混凝土必要的保护层厚度等) 。 为减少火灾的危害,对一些装修材料也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或限制措施(易变形、发烟量大、易挥发有毒气体的塑料等材料)。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 ——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通道 ——楼梯的设置不受电梯等设置的影响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 ——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 ——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通道 ——楼梯的设置不受电梯等设置的影响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的组成 ——楼梯段 ——休息平台(中间平台/楼层平台) ——栏杆(板)扶手(临空扶手/靠墙扶手/中间扶手)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的形式 ——按“跑”区分的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特殊形式 还见过哪些楼梯形式?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的一般尺度及设计要求 ——楼梯段的要求 ——休息平台的要求 ——栏杆(板)扶手的要求 ——通行净高的要求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的一般尺度及设计要求 ——楼梯段的要求 坡度(踏步尺寸) 公共建筑:25~30° 居住建筑:32~36° 宽度 最小宽度要求:满足两股人流通行要求 最终宽度要求:百人通行宽度指标 每跑踏步数:3~18步 梯井宽度 不宜过大(≤200mm);公建不宜小于150mm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楼梯的一般尺度及设计要求 ——楼梯段的要求 坡度(踏步尺寸) 公共建筑:25~30° 居住建筑:32~36° 宽度 最小宽度要求:满足两股人流通行要求 最终宽度要求:百人通行宽度指标 每跑踏步数:3~18步 梯井宽度 不宜过大(≤200mm);公建不宜小于150mm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第二章 建筑围护系统 第二章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