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治疗分析.docVIP

36例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治疗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6例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治疗分析

36例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外科治疗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本院及外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围术期死亡3例,好转率为83.3%(15/18);对照组保守治疗好转7例,中转手术5例,死亡6例,好转率为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尽早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效果;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4(b)-158-0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由于动脉中层退变,血流进入中层,沿中层分离扩张,形成主动脉夹层。它可使主动脉分支闭塞,致相应器官缺血性损伤,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为2~3∶1。40岁前罕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高峰在60~70岁。本病易发因素是高血压,70%患者并存高血压;其他有Marfan综合征、Ehlers-Danllos综合征、炎症性主动脉炎、先天性瓣膜异常等[1]。临床治疗可采取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就两种治疗方法做出相关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6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外科手术治疗组)和对照组(保守治疗组)各18例,按照DeBakey分类法均为Ⅰ型主动脉夹层。观察组18例患者中男17例,女1例;年龄41~63岁,平均50.8岁;基础疾病中高血压15例,糖尿病4例,炎症性主动脉炎1例;病程4 h~2周。对照组18例患者中男16例,女2例;年龄42~69岁,平均52.1岁;基础疾病中高血压16例,糖尿病6例,炎症性主动脉炎2例;病程5 h~1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弓置换术,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气管插管完成后即静脉给予甲基强地松龙250 mg,并开始体表降温,降温至咽温30~32℃时即开始手术。右侧腋动脉或左股动脉插管,胸骨正中切口,向上扩大切口至胸锁乳突肌中点,横断左胸骨甲状肌和胸骨舌骨肌,劈开胸骨,游离并牵开无名静脉,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膈神经,暴露主动脉弓的三个分支血管,切开心包,肝素化,上下腔静脉插管,体外循环开始降温,流量在2.5~3.0 L/min,阻断升主动脉,经升主动脉根部或切开升主动脉直接经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冷心肌保护液,心脏表面敷盖冰屑。待升主动脉置换术完成,在咽温降至12~15℃、肛温18~20℃时降低流量到100 ml/min,分别或交替钳闭主动脉弓的每个血管,麻醉师将患者头部放低,防止体外循环停止期间空气经头臂血管进入。体外循环停止,选择性脑灌注,钳闭动脉供血管、腔静脉放血并钳夹,然后切开主动脉夹层探查主动脉弓和三个分支血管,一旦到了夹层远端分离边缘,即可环形切开,将准备好的预凝人造血管与主动脉行端-端吻合。弓内探查和远端吻合完成后,弓上3条血管开口周围保留大约5 mm动脉壁,袖状切下并修剪整齐,可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闭塞夹层,也可用2条Teflon垫片固定到前后袖状切口边缘以作加强,在人造血管上缘做一椭圆形切口。将头臂血管的袖状切缘和人造血管的椭圆形切口用4-0 Prolene连续缝合。   1.2.2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采用哌替啶、吗啡等镇静止痛,采用硝普钠静脉持续泵入,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泵入剂量,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控制血压和心率在稳定水平。对于伴有休克的患者积极使用多巴胺进行升压,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流供应。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卡方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围术期死亡3例,好转率为83.3%(15/18);对照组保守治疗好转7例,中转手术5例,死亡6例,好转率为3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本病少见,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口5~10例,但多急剧发病,65%~70%的人在急性期(2周内)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