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世纪英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周期模式再考察.docVIP

13~17世纪英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周期模式再考察.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17世纪英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周期模式再考察

13~17世纪英国粮食生产与经济周期模式的再考察    为什么英国能够率先进入工业社会,而拥有灿烂中古文明的中国却不能,一直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也是国外史学界所探讨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天津师大历史系教授侯建新先生从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角度来论述中古晚期英国社会变革的动力,认为中古以来中英两国农民私有产权与劳动生产率发展变化的巨大差异是两国近代历史发展大分岔的基本原因,给人以不少启发。    侯先生在考察中古晚期英国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表现中,着重考察了英国农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为它是农民个人力量增长的重要指标与衡量标准,也是农民交换能力增长的基础。侯先生的这种考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笔者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侯先生对15、16世纪英国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考察,以及对英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时间的判断,与笔者所了解的英国经济史有很大的出入。另外,笔者还发现侯先生在引用外国学者研究成果中亦有不少地方与作者原意有较大出入。由于侯先生的论述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其他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英国农业产量变动以及宏观经济变动的叙述也比较模糊,笔者愿意借此机会对此问题进行比较具体的探讨。       一、13~17世纪英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变动的考察       侯先生一直认为,英国15、16世纪的单个一般农户生产率比13至14世纪末令人震惊地提高了大约130%。根据侯先生在《现代化第一基石》一书中的推算,13世纪英国混合粮食(小麦、大麦和燕麦)每英亩产量10.3蒲式耳,按每户播种面积10英亩计算,每户年产粮食为103蒲式耳或2369公斤,15、16世纪粮食单产为16蒲式耳每英亩,播种面积为15英亩,户均劳动生产率为则达240蒲式耳或5520公斤,大大高于中国明代中期的户均年产2173公斤与清代中叶的1941公斤。侯先生然后又以此为基础去估算这一时期中英两国农民的生活水平、剩余商品率、商品交换率以及剩余积累率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差距,从而找出英国率先突破到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①。最近侯先生的估算稍有差异,他认为英国混合粮食每英亩的产量,从13、14世纪的11.5蒲式耳增长到15、16世纪的16蒲式耳(并且这还只是小麦的产量,混合作物的产量就更高了)。每户的播种面积由10英亩上升到15英亩。由于侯先生对每蒲式耳粮食重量的估算较以前有所降低,因而英国农户的劳动生产率从每年大约产粮115蒲式耳或2280公斤增长到240蒲式耳或4800公斤。    由侯先生的估算方法可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关键是单位面积产量以及播种面积的变动。由于15、16世纪户均播种面积的材料极少,在这里笔者只能首先考察单位面积产出的变动趋势,然后结合英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动来考察户均产出的变动趋势。    以上侯先生所说的15、16世纪粮食每英亩产量16蒲式耳是怎么得来的呢?侯先生引用的是波梁斯基的《外国经济史》,说是“据波梁斯基估算,到16世纪下半叶,小麦每英亩至少达到16蒲式耳,最高达35.4蒲式耳” ②。但是笔者在波梁斯基的著作中并没有找到这样的叙述。相反,笔者看到的是:“从1466年到1612年每英亩的平均小麦产量从8-8.5蒲式耳增加为11蒲式耳。”“据计算,在17世纪期间,小麦每英亩产量从11蒲式耳增加到16蒲式耳。” ③波梁斯基的估算与当代英国学者坎贝尔(Campbell)和欧弗顿(Overton)的估算很接近。根据欧弗顿前几年的综合估算,如果以1700年英国小麦每英亩年产量(约16.2蒲式耳)为100的话,那么1300年的指数为79(约12.4蒲式耳),1550年为57(约9.0蒲式耳),1600年为72(约11.5蒲式耳),1650年为91(约14.8蒲式耳)④。    由于受以科斯敏斯基、波梁斯基为代表的前苏联史学界的影响,在不少人眼里,中古以来的英国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科斯敏斯基强烈批评了英国剑桥史学家把15世纪当作经济停滞和衰落时期的论点⑤。波梁斯基的《外国经济史》也把都铎王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划入资本主义时代,并对这一时期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过于乐观的描述。这也是少数像布伦纳(Brenner)这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所持的观点。他们大都多少受到了马克思《资本论》中有关英国圈地运动描述的影响,认为15、16世纪的英国农业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黑死病后的14世纪下半叶以及大半个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衰退的观点,是20世纪西方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与马克思的论述有较大差别,因而难以为前苏联史学界所迅速接受也是正常的。侯先生大约也是受了前苏联和少数西方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的影响,因而对15、16世纪的英国农业生产持过于乐观的态度。当然,在英国也有克里基(Kerridge)这样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