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光环的背后-Jhmovies.DOCVIP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光环的背后-Jhmovies.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光环的背后-Jhmovies

PAGE4 / NUMPAGES4 能量守恒定律发现者光环的背后 天才业余科学家迈尔的坎坷人生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黄鹏郎和邓天华 选自《物理教师》2009年第10期 能量守恒定律与细胞学说、进化论被合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而能量守恒定律的首次公开提出,却出自于一个“疯子”医生——J·R·迈尔(Julius Robert Mayer,1814~1878)。迈尔,1814年11月25日生于德国符腾堡(今巴登一符腾堡)的海尔布隆,1838年获蒂宾根大学医学系博士学位,一生行医。作为一个医者,是如何与能量守恒定律联系起来的?这得从一次旅行说起。 1.爪哇的发现——激发迈尔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朵火花 1840年2月,迈尔充当船医,从荷兰驶往东印度。当航行到热带地区东爪哇时,他发现海员患者的静脉血比在欧洲时更红。在拉瓦锡燃烧理论的启发下,他认为这是由于血液含氧较多的缘故。因为在热带高温的情况下,人的机体只需要吸收食物中较少的热量,所以机体中食物的燃烧过程减弱了,因此在静脉血里留下了较多的氧。迈尔在1840年7月中旬的这一发现,是激发他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第一朵火花。这一发现激发了迈尔的一连串思考,使他联想到人的体力所作的功。迈尔认为,食物所含的化学能像机械能一样,可以转化为热。他还听到海员们说暴风雨时海水比较热,这也启发他联想到热与机械运动的相当性。 2.坎坷的论文发表历程 2.1 1841年未予发表的处女作 1841年2月回到海尔布隆以后,迈尔立即开业行医,并颇有声誉。与此同时,他也不断的进行科学思考。他深信在热与功之间,必有一个恒定的关系。然而他对相关物理学的思想了解甚少,只是通过哲学的思辨认为他的想法可信,难以作出具体的物理学表述。 1841年夏,迈尔把想法整理成一篇论文“关于力的量和质的测定”(Uber die quantitative und qualitative Bestimmung der Krafte)。(当时德文中的“力”(Kraft)相当于以后的“能”(Energie))论文首先指出:自然科学的任务是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无机世界和有机世界的各种现象,一切现象都在变化,变化不可能没有原因,这种原因就是力。他认为:“力是不灭的”,“力在量上是不变的”。在论文中,迈尔用质量和速度的乘积(mc)来表示运动的量(即动能),并由此讨论了两个粒子的碰撞问题。这篇论文于1841年6月投给J.C.波根多夫(Poggendorf)主编的《物理与化学杂志》。波根多夫杂志的编辑部认为迈尔的观点过于新颖又缺少精确的实验论证,不易被人接受,并且存在用质量和速度的积来表示“运动力”(即动能)的缺陷,拒绝发表该论文。尽管迈尔多次索取稿子,也未退稿。虽然迈尔对此颇为愤懑与失望,但他很快认识到论文的缺陷,立即下决心进一步学习物理学和数学。 2.2 1842年首次公开提出能量守恒假说并推出热功当量——第1篇予以公开发表的文章 通过自学和物理学教授鲍威尔的帮助,到1841年9月迈尔澄清了他关于“力”(能)的观念。他认识到,运动和力的适当度量是质量乘速度的平方mc2,而不是mc。他还根据气体的比热容计算出热功当量,并写了一篇题为“论无机界的力”的短文。1842年3月,这篇短文在李比希(Liebig)的《化学与药学杂志》中予以发表。 在这篇论文中,迈尔以“无不生有,有不变无”和“原因等于结果”等哲学观念为依据,对物理、化学过程中力的守恒问题作了一般性的论述,提出了“力是不灭的、可转换的、不可称量的存在物”的著名命题,得出了下落力、运动力和热相互转换并互为“当量”的结论,并卓有远见地提出了确定热的机械当量的必要性,又根据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和定容比热容之比(Cp:Cv)为1.421得出了物理学史上第一个热功当量的值。这篇论文表明了迈尔是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提出能量守恒假说并推出热功当量的人。但是由于这篇文章不是发表在专业的物理学期刊上,因而没有引起J.P.焦耳(Joule)、L.A.科耳丁(Colding)等人的注意,以致于他们又独立地提出了该假说。 2.3 将能量守恒概念应用于生物学的先驱——1845年自费发表第3篇论文 随后,迈尔渴望借助于有关热与功可相互转化的观点,建立起一个普遍的能量守恒理论,并决定论证能量守恒概念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所以,他写了“论有机体的运动以及它们与新陈代谢的关系——篇有关自然科学的论文”,该文长达112页。在论文中,迈尔具体考察了“下落力”、“运动力”、“热力”、“电磁力”和“化学力”之间25种相互转换过程,作出了否定“热质”的结论。此外,迈尔还描述并解释了他1840年瓜哇的发现,同时对动物热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食物的氧化是动物热唯一可能的来源,并用化学作用解释了生物能的来源,否定了“生命力”的说法,找到了“化学和植物生理学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