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故乡社戏中故乡意义初探
故乡社戏中故乡意义初探
摘 要:中国近代作家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时以被批判的对象出现,有时又如柏拉图式的理想空间出现在作品中。为了准确把握鲁迅对“故乡”的定义,本文从空间性、时间性、心理性三个方面对《故乡》和《社戏》中出现的“故乡”意义进行了考察,得出如下结论:两个作品中的叙述者“我”都是近代性的自我。但两部作品又有差异。作品《故乡》中的“我”将故乡当做异乡的空间,目睹了故乡幼时玩伴闰土,由少年英雄变成愚昧木讷封建道德卫士的现实,进而使记忆中的故乡形象彻底瓦解。因此,故乡便成为寄希望于年轻人通过努力而实现变化的对象。而作品《社戏》中的“故乡”是一个没有传统儒教的禁锢,充满着自由、友谊、温暖和淳朴民风的乌托邦空间,不断追求像故乡一样的理想空间和实现美好社会的愿望成为知识分子的宿命意识。《故乡》和《社戏》展现了不同风貌的故乡,无论是暗淡沉抑的故乡还是乌托邦式美丽的故乡,都有着启迪时人和后人寻找希望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故乡 空间性 时间性 心理性
一、绪论
故乡是作为人类生活根基存在的精神空间,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样的社会都能引起精神的共鸣和思念。故乡位于生活坐标的原点,是我们存在和生命的起源。所以,即使事实上自己的故乡并不是多么美好,但当人们离开了它,意识里最美丽幸福的地方还是自己的故乡。这样的故乡便最好地诠释了人间“场所爱”。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辛亥革命(1911)、五四运动(1919)等革命浪潮此起彼伏。在这些社会革命过程中,中国不仅承受着西方列强的外部压力,而且还面临着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但相对于缓和或解决上述矛盾来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体制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更加日益尖锐深刻,这不仅使得变革无法进行,而且让民众陷入更深的困苦之中,最终,中国的整体矛盾使中国的劳动人民倍受压迫。
由此,故乡的概念由古典时代的“富饶,幸福”进入现代形态,即跌入存在的虚无感、生命无意义的深渊。
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现代作家经历着丧失故乡的悲痛,同时自我认同感也在瓦解。一边在社会中体验着自我与世界、存在和灭亡、现实与理想的距离感,一边在作品中努力缩短这种距离。
中国代表作家鲁迅笔下的故乡,有时以被批判的对象出现,有时如柏拉图式理想的空间形象出现在作品中。作家鲁迅吸收着近代西方的自由主义、启蒙主义和反封建主义思想,倡导打破中国传统的封建主义和迷信。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在批判西方近代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中国的传统美德。他的“故乡”所展现的就是这两种思想的主题。
本研究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和《社戏》来考察他对故乡意义的理解。
二、《故乡》和《社戏》中出现的“故乡”
鲁迅在1921年以回乡为题材,在《新青年》发表的《故乡》中描写了一位幼时玩伴,此人是军阀压迫下中国封建农民的典型代表。这部短篇小说,以抒情的方式描写了当时正在瓦解的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农村的景象以及辗转其中的农民的命运。
作品一共分为四部分,“作品中的‘我’为了作别故乡而回乡”,“以现在时态描写幼年的回忆”,“跟幼年友人闰土曲折宿命般的相逢”,“和故乡永别”。
而《社戏》发表于1922年12月上海《小说月报》第13期12号。《社戏》是以鲁迅看中国戏剧的经历为背景,通过都市的混乱来表述自己对故乡哀切的爱。虽然外婆家所在的村庄不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是作者记忆中农村的美丽景致,可爱亲切的幼时玩伴,以及农民之间的感情,对于成年的“我”来说是最幸福的童年记忆,这也是一种乡愁。
作品通过对成年后的“我”在城市看到的戏剧和童年在外婆家看过的农村戏剧的对比,生动地描写了当年的场面,表现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社戏》同《故乡》一样,都属乡土小说。两部作品都以故乡为主题,表现了对封建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对未来中国不安的同时又启示着某种希望。它们都是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旧制度进行无情揭露和批判的同时,也充满了对故乡温暖细腻的情感描写。整体来说,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这两部小说采用了对立、互补的方法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理解。以下我们将通过时间,空间,心理三个角度来考察作者笔下故乡的意义。
1.空间上的意义
《故乡》和《社戏》中出现的叫做场所的空间意义上的空间可分为三个,即,故乡、城市和想象中变化的希望空间。下面以图表的形式来区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点的转移作者叙述的空间的变化。
表1:《故乡》和《社戏》中“我”的空间位置的比较
空间位置
时间 《故乡》中“我”的空间位置 《社戏》中“我”的空间位置
现在 故乡(现实空间) 城市(现实空间)
过去 故乡(回忆空间) 故乡(回忆空间)
未来 故乡(想象空间) 城市(想象空间)
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战国策中女性形象分析与思考.doc
- 战国策中纵横家道德观念浅析.doc
- 战国纵横家书――国最早新闻信辨析.doc
- 战学研教育模式探索与实施.doc
- 战国策派史学思想及其意义.doc
- 战术性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带给企业经济管理启示研究.doc
- 战狼2写作素材多维解读.doc
- 战狼2审美特征分析.doc
- 战狼2美术创制及其分镜美术设计研究.doc
- 战狼Ⅱ启示.doc
- 专题04 天气与气候(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4 中国的经济发展(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训练)(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解析版).docx
-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含答案和解析).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百题精选)(期末真题汇编)(原卷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docx
- 专题05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期末真题汇编,广东专用)(原卷版).docx
-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雨的四季》.pptx
最近下载
- 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培训.pdf
- 重庆市小型水库放水设施现状及其研究展望.pdf VIP
- 购买梅花鹿合同协议书6篇.docx VIP
- 2024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附目录).docx VIP
- 昆曲《牡丹亭》唱腔艺术解析.pdf VIP
- 中国普通流通纪念币完整目录(127枚)(1984年-2023年).pdf VIP
- 生物-安徽省六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素质检测考试试题和答案.pdf VIP
- 主厂房压型钢板屋面调研及技术改造.pdf VIP
- 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课件.pptx VIP
- CR340轧制差厚钢板微观结构对拉深成形性能的影响.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