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留住那些种群的 背影 贡嘎山濒危植物考察记
留住那些种群的 背影 贡嘎山濒危植物考察记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8月13日第15版)
撰文:人民日报记者赵晓霞
五小叶槭耿栋拍摄
2010年7月18日凌晨,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的一个小面馆,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周华明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协调员杨彪见了面。
杨彪此行从成都来,与4位同事同行,目的是考察贡嘎山的濒危植物,为期10天,他是领队。途中堵车,考察队一行17日中午从成都出发,经过近12小时的车程,才到康定。
面馆老板张罗着面条、抄手,杨彪和周华明正讨论着7小时后的行程:明天先去看康定云杉。康定云杉是此次考察的第一个物种。
据杨彪介绍,贡嘎山区是中国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第四纪冰期以来,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该地区隆起高达5000米以上。地势的抬高,使当时在2500米雪线以下的地区气候还相对温暖,在这些气候相对温暖的区域为大量第三纪的孑遗物种度过冰期提供了避难所,使得在每次间冰期到来时,这些物种得以生存繁衍。
由于起源古老,贡嘎山区分布着大量的珍稀植物。杨彪说,有些濒临灭绝,它们的灭绝,有可能在生态、经济、科学和文化价值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或许现在的科技还无法考量这些植物的用处,正因这样的不确定性,我们应在这些物种还没消失时,保护它们。
考察队冒雨寻访康定云杉
●康定云杉:命途多舛为哪般?
8月18日一早,考察队与周华明再次汇合,立即出发寻找康定云杉。目前留存的康定云杉照片,就是在榆林乡拍的。杨彪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讲解。
据他介绍,康定云杉木材坚韧,经久耐用,是建筑和家具的优良用材,因此长期以来被过度砍伐。上世纪50年代,康定云杉的分布数量已十分稀少;70年代以后,几乎很难再见到它的踪迹。
1983年9月以前,康定云杉连一张黑白照片都没有,植物学家印开蒲这年在康定县榆林乡寻找到了一株康定云杉活体,留下珍贵照片,这却成了目前已知的野生康定云杉的最后照片。康定云杉的故事,杨彪已不记得向多少人讲了多少遍,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个物种并保护它。
考察之路并不顺,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见到护林员张伍杰时,已近正午。印开蒲拍下的康定云杉,也存于1956年出生的张伍杰的童年记忆中:小时候,我们在树上爬上爬下,树干粗得很,两个人才能抱住。
资料记载,印开蒲一行人发现的康定云杉,树高达25米、胸径65厘米,正值结果期,当时可谓植物界一个重大发现。当年发现康定云杉的地方正在张伍杰家院子后面的树林里,考察队员冒雨进入,发现却连树桩都没了。
云杉树何时被砍掉的?
大概在我30多岁时,这棵树就不见了。村里的马老太太相中了它做寿材,80大寿时就请人砍树做了棺木。张伍杰说。
虽然康定云杉对研究云杉属的系统发育以及青藏高原隆起与物种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但已经作古的马老太当时砍它时并不了解这些。
根据考察队员的描述,张伍杰比划着村子对面的山上有村民称之为白骨泡(音)的树,和康定云杉颇相像,考察队员决定弃车上山。因康定云杉通常分布在海拔3100米至3300米,一进入这个海拔区域,杨彪和周华明就开始采集标本,下得山来,虽是一身泥泞,却收获颇丰。果实、气孔线、叶片…两人一阵忙碌,结论是:不是康定云杉,因为康定云杉和云杉属其它植物的最大区别就在未成熟的果实和小叶的气孔线上。
好在杨彪告诉大家,从九龙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处得知,在该县,有人工培育的康定云杉。
1995年,甘孜州林科所的贺家仁老师在鸡丑山林场管护的苗圃里发现了一株康定云杉,并告知县林业局,我们马上采取了行动,当年就采集种子,后在苗圃里进行种植培育,再重新翻土栽植,在2000年左右移植了约1000株到山上。由于气候原因和牲畜践踏,成活下来的有几百株。对考察队员有关这些移植的植株是否能确定为康定云杉的质疑,九龙县林业局副局长陈友兰解释道。
当年种植这些树苗的是陈友兰的嫂子,她说:种了10多年,今年没心思种了,因为附近要修水电站,种树的地方属于淹没区,这些树得移栽。
考察队员何兵正在采摘云杉标本
●九龙桦:永远淡出人们的视线?
康定云杉命途多舛,九龙桦的命运同样令人揪心。
因生长于九龙县而得名的九龙桦,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物种。2008年起卡尼尔社区植物保护基金开始支持甘孜州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开展该植物的保护。此次考察之前,甘孜州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甘孜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调查小组,已寻找过九龙桦,但关于该植物的资料记载很少,甚至没有一幅照片或绘图,寻找难度极大。最终,考察并无实质性收获。
7月19日,考察队一行再次踏上寻找九龙桦之旅。早上从康定出发,翻折多山、鸡丑山,傍晚进九龙县。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九龙桦模式标本采自九龙县乃渠乡水打坝。循此线索,20日考察的第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