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意象文化意义
桃意象文化意义
桃,果也。从木,兆声。兆,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预示。桃,表示预示之树,兆春之木。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诗经》中就有五篇文章提到了桃,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了唐宋,桃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下面就来简要分析桃这一意象在唐诗宋词中的文化意义。
一、春天的象征,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命力
“桃”意象是春天的象征,桃花,当春而开,绽放于艳阳丽日之下,妖艳多姿,繁花,便会结出累累硕果,带来丰收的喜悦这往往能引发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对美的执着追求和拥抱生活的激情。宋黄升《重叠金?除日立春》云:“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桃花于阳春三月盛开,姿色娇媚,一树繁英,绚丽夺眼。?词中常以桃花歌颂春天,如宋陈亮《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东风”本就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桃花与东风并举,歌咏生命蓬勃、郁郁而发的春天,共同昭示世人春的脚步悄然临近。如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选一)》:“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和礼赞。
二、人面桃花,美丽女子以及爱情的象征。
美丽妖娆多姿的桃花,最让人联想到美丽多情的女子。古代文人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描摹女子的妆容与美丽,诗词中出现了“红粉妆”“桃花面”“桃脸”“桃腮”“桃颊”等相关表述。因此,古代诗词中,常用桃花比喻美丽的女子,如韦庄《庭前桃》:“带露似垂湘女泪,无言如伴意妫愁。”李白《中山孺子妾歌》:“中山孺子妾,特以色见珍。不如延年妹,亦是当时绝世人。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作者谓孟春花开,娇艳惊人。这里以花喻美人,即以桃花的美丽表现年轻女子的容貌美。
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故事以及崔护的题诗后来衍生了一个典故,即“人面桃花”,它被用来形容男女邂逅分离后男子追念的情形,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后世文人创作常用到这个典故。比如晏儿道《御街行》:“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再如袁去华《瑞鹤仙》:“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
有了年轻貌美的女子,自然就有相思情爱,桃花表达爱情的中介,,如徐悱《对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忽有当轩树,兼含映日花,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在百无聊赖的时刻,诗人看到北阁轩前的一株桃树上,那无数盛开的鲜花在丽日的映照下格外鲜美这些花朵“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红粉是女子化妆时用的胭脂,后来常用以代指女子。铅粉是女子化妆用的搽脸的白粉。诗人见到桃花,联想到美如桃花的妻子,因此,鲜美的红白花瓣仿佛就像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
三、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理想世界的象征。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人们清晰地描绘了一幅人间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作者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桃花源”,寄寓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花源”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社会黑暗、人生迷惘时,人们便走入心中的“桃花源”寻求慰藉和解脱,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
如张旭的《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两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那漂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这首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孙洙评此诗日:“四句抵得一篇《桃花源记》。”简洁地概括了张旭笔下“桃花”的隐逸之意。
李白就多次借桃花诗表现出对桃源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古风》:“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诗人渴求超脱红尘,忘怀世情,得道飞升,憧憬桃源仙境的思想。王维的《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渔舟逐水”的生动画面:远山近水,红树青溪,一叶渔舟,在夹岸的桃花林中悠悠行进。诗人用艳丽的色调,绘出了一派大好春光。绚烂的景色和盎然的意兴融成一片优美的诗的境界,表达了作者无限向往之情。
四、舂华易逝、红颜薄命、人生无常的象征
桃花盛开之时虽极艳,然其花期短暂。而且桃,三年就可结果,六七年树便老化,十余年后便枯,树龄不长,故被古人称为“短命花”,故民间有“三月桃花几日红,风吹雨打一场空”之说。这如同人的青春,无限美好却又稍纵即逝。桃花的这一特性在诗人那里便被赋予了青春易逝的生命飘零感。
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桃花抒发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英语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中应用.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教学启示.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阅读材料设计启示.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启示.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儿童音乐教学改革启示.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小学课堂教学策略.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探究和实践.doc
- 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发展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doc
- 最难就业季一点思考.doc
- 风电叶片轻量化复合材料技术创新实践2025年引领行业新风向.docx
- 2025年智能硬件企业渠道策略与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深度研究报告.docx
- 文物活化与数字化传播:2025年展示传播策略研究报告.docx
- 智能交通流量调控在智慧景区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报告.docx
- 2025年盘锦高考历史考题及答案.doc
- 2025年海上光伏项目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建筑壁板和装饰板市场营销渠道与发展规模预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与煤炭耦合燃烧技术在电子信息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报告.docx
- 银发健康产业2025年服务生态构建与市场风险防范报告.docx
- 音乐产业版权运营策略创新:结合音乐科技的产业突破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