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津味儿相声小段马虎人价值
津味儿相声小段马虎人价值
一、马三立相声表演艺术概观
马三立, 回族, 1914年生于北京, 祖籍甘肃永昌。祖父马诚方是著名评书艺人, 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①之一, 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 哥哥马桂元是“万人迷”李德?的大弟子。
1929年, 马三立拜“相声八德”之一的“周蛤蟆”周德山为师, 正式开始学艺。周德山性情温和, 对马三立从不打骂, 但马三立真正意义上的师父是自己的父亲和哥哥, 他要学的是马家的风格。马家的相声, 从马三立的外公恩绪和马德禄的师父春长隆一路传下来, 以“文哏”②见长, 讲究用词准、尺寸准、“包袱”③准, 是相声行里最难学的。就这样, 马三立在师父的悉心指点和哥哥的严厉管教下, 苦练相声基本功并一步步脱颖而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 马三立对生活的理解和表现能力不断增强。于是,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他对那些流传多年的相声名段进行修改和加工, 着力描摹小人物的市井生活, 在相声界独树一帜。
1952年8月, 马三立任曲艺队副队长, 参加赴朝慰问演出。回国后不久, 进入了天津广播曲艺团。1954年4月17日, 在天津曲艺广播晚会上, 马三立和张庆森表演了相声《买猴儿》。节目马上引起轰动, 一时间, “马大哈”这个典型人物的名字成了风行全国的常用语汇。正当马三立创作激情高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一场灾难到来了。1958年的“反右”运动, 马三立被打成“右派”。至于缘由, 普遍的说法是, 他在《买猴儿》中塑造了办事马虎、工作不认真的“马大哈”形象, 有讽刺新社会劳动者之嫌。直到1979年, 马三立被彻底平反, 《买猴儿》才坦荡地回到了舞台上。
重登舞台的马三立对“一代快板大师”王凤山说: “你给我量一次活, 如果合适, 我就再也不换了。”从这以后, 他们陆续合作了近50段人们熟悉的相声作品, 将《西江月》、《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十点钟开始》等拿手绝活再度搬上舞台。1992年, 王凤山去世, 舞台上的马三立, 身边再没有站过任何一个人。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自己最后的搭档表达着最深沉的怀念, 这就是晚年马三立只说单口相声的原因。尤为难得的是,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马老在无人捧哏的情况下, 编创表演了《逗你玩》、《偏方》、《家传秘方》、《起名字的艺术》等一系列单口相声小段, 令人回味无穷。这些小段一方面融合了传统相声幽默、讽刺的固有属性, 一方面又带有浓郁的市井气息, 形成马三立艺术创作的又一高峰。
虽身为相声泰斗, 马三立却依旧保持着平民艺术家的质朴本色。他认定, 自己只是一个凭相声养家糊口的艺人, 只有继承传统并不断创新, 才能留住观众。马老钻研传统相声的途径之一是广泛阅读古代笑话。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认为, “说笑话是相声艺术单口表演的母体。千百年来, 从邯郸淳的《笑林》到侯白的《启颜录》, 从冯梦龙的《笑府》到游戏主人的《笑林广记》, 其中收列的许多笑话遗存, 表明中国民间的笑话说演传统从未间断。”[1]马老晚年的一些单口小段, 便是从古代笑话中汲取“包袱”素材, 结合现实加工而成的, 《马虎人》即为一例。
二、《马虎人》解析
1990年的天津市春节联欢晚会上, 马老表演了单口相声《马虎人》。“垫话”阶段, 马老将自己与“马年”、“马姓”、“马之精神”巧妙地贯穿在一起, 委婉地道出了生动饱满的吉祥话, 达到了很好的凝神效果。
“进入庚午马年了, 咱们姓马的, 属马的, 更应当拿出马拉松的干劲儿, 发扬千里马的精神, 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 超额完成任务, 万马奔腾, 马到成功。借此机会给观众朋友们拜年。”
“瓢把儿” “瓢把儿”也称“入活”, 是“垫话”与“正活”间的过渡, 用于承上启下, 引入正题。环节, 马老承接上文, 继续围绕“马”字做文章, 引出了正题――“马虎人”。之后, 又以“同姓各宗”为由进行歪讲, 从业内马姓晚辈马季、马增惠身上抓哏, 让人忍俊不禁。或许这正应了那句老话, “理不歪, 笑不来。”
“我说个笑话吧。让我说个带‘马’字儿的, 我就说个《马虎人》吧。这人姓马, 名字叫‘马虎’。我也姓马, 您得听明白了, 他跟我不是一家子, 跟我可不是一码事。我, 马三立, 跟马连良、马玉涛是一家子, 我们的祖先是汉朝伏坡将军马援。马虎眼啊, 马老二啊, 马大哈啊, 马寡妇开店啊, 马季啊, 马增惠啊, 他们都是一家子。”
其实, 类似的情况早在1985年春晚就出现过。当时, 马三立在相声《大乐特乐》(又名《起名字的艺术》)中调侃道:
“我这些年, 倒霉就倒霉在名字上了。你看看我这名字, 马三立, 马剩下三条腿, 才凑合立着, 一碰就倒啊。马季的名字也不怎么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雷赛智能L6RS系列交流伺服系统使用手册.pptx VIP
- 弘历软件大战略功能讲解.ppt VIP
- 北京化工大学实验二二氧化碳的PVT测定报告.pdf VIP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黑布林格列佛游记中文翻译.docx VIP
- 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专项施工方案.docx
- 冀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授课课件 第二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 27.1 反比例函数.ppt VIP
- 23年秋七年级劳动技术 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编制收纳筐 教案.docx VIP
- 2025年恒丰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14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14【参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