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方针灸临床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珍方针灸临床应用

八珍方针灸临床应用   [摘 要]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痛证的常用方,是笔者祖父、父亲数十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是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气血双补的基础方,与中药“八珍汤”方有类似的功效。实践证明,凡属气血亏虚的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确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对该方的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主题词] 穴,合谷;穴,三阴交;针灸疗法/方法;气血双补   文章编号:0255-2930(2007)02-0147-02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八珍方”始于20世纪30年代,由笔者祖父李心田所创,是用来治疗气血亏虚病证的常用有效方。自20世纪50年代始,笔者父亲李世珍(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在继承祖父腧穴功能、穴若药效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大其治疗范围,治愈诸多气血亏虚的疑难病症,如头痛、眩晕、虚劳、心悸、失眠、崩漏、缺乳、偏瘫、痿证、眼病、闭经、痛经以及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等。由于该方在运用中与“八珍汤”(《正体类要》)的治证、功效基本相同,父亲常向我们讲解该方运用规律及加减变化,并强调指出临证凡属“八珍汤”证者,均可使用该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亦体会到,凡属气血亏虚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的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确能收到满意疗效。鉴于该方具有“八珍汤”方的功效,因此将其命名为“八珍方”。      1 腧穴组成   合谷、三阴交。      2 操作方法   先针双合谷穴,达到欲刺深度有针感后各连续捻补(陈会《神应经》捻补方向,即医生面对病人,以医生的左手捻病人的右半身腧穴,右手捻病人的左半身腧穴,双手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即为补法)4~6分钟后即可起针(注:补法不留针),起针后再针双三阴交,方法同上。如此4个腧穴针补完毕。隔日针治1次,必要时可每日针治1次,为巩固疗效,可隔2~3日针治1次。      3 功能效用   气血双补,用于气血双亏所引起的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的病证。      4 主治范围   4.1 气血亏虚的内伤杂病   气血亏虚引起的病证,诸如头痛、眩晕、虚劳、失眠、心悸、厥证(血厥虚证)、缺乳、经闭、崩漏等。分别伴有头晕眼花、四肢倦怠、少气懒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及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苔薄白,脉象虚细、细弱、虚大无力或沉细无力等症状和体征。尽管以上病种不同,伴有的症状和体征各病有异,但其证型和病机相同,都属本方的主治范围。   4.2 气血亏虚的肢体筋骨经脉病   凡因气血亏虚引起的或伴有气血亏虚的肢体筋骨经脉病,如半身不遂、肢体疼痛、肢体麻木、痿证、鹤膝风、关节炎等,均属本方的治疗范围。或以本方为主,根据具体病情配加有关腧穴施治。   4.3 其他病证   凡病情发展到本方证阶段的病证和大病之后需要用补益气血之法以调治善其后者,均可选用本方。或以本方为基础配加有关腧穴,或与有关处方同时或交替施治。      5 临床应用   5.1 崩漏、产后血晕   因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本方施治,合谷补气以摄血,三阴交益脾以止血。此两穴需要连续捻补时间较长,方收良效。若已成脾肺气虚、中气下陷、不能统摄将脱之危候,可加补足三里补益脾肺之气,与合谷配伍,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既可止血又可固脱,能收速效。   5.2 经闭   使用本方用于气血亏虚型之血枯经闭,月经由逐渐减少而终闭止,小腹平时及月经周期时无胀、痛感,面色、舌质舌苔和脉象均无异常,或伴有面色萎黄或苍白少华,心悸气短,头目晕眩,舌淡,脉细弱或细数无力等,均可用本方施治。前者虽无伴有症状和体征,但以月经逐渐减少而至闭经、小腹无胀痛为辨证依据,为气血亏虚无以化生经血而使用本方。后者气血亏虚的症状和体征均比较典型,故用本方无疑。   选用本方,若恐峻补有碍血行,或虚中夹实者,方中三阴交可改用先少泻后多补之法,以养血为主兼以活血;若兼性欲减退者,可加补肾俞或太溪佐以补肾气;若兼有气滞者,可加泻间使或太冲佐以疏肝理气;若为后天化源不足引致者,可加补足三里以资化源。   5.3 习惯性流产   选用本方治疗因气虚不能固胎,血虚不能养胎,气血亏虚则不能载胎固胎者,收效较佳。肾为生殖发育之源,伴有肾虚症状者,加补太溪或肾俞补肾气以系胞。其治疗时机,应在未怀孕期间或流产2个月以后进行治疗。   5.4 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视神经萎缩、眼睑下垂、夜盲   以上病症,凡属气血亏虚或伴有气血亏虚症状者,均可使用本方,并可根据具体病情配加有关腧穴施治。例如:   头痛,属于本虚标实者,加泻患处腧穴佐以通经活络以止痛;夜盲,若素有肝血不足或伴有肝血不足症状者,加补肝俞佐以补肝血以养目;眼睑下垂,加补阳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