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杰青年求职无门,42岁民工研究生悲喜人生
十杰青年求职无门,42岁民工研究生悲喜人生
四年前,38岁的农民工滕振国经过数年苦读,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的公费研究生,轰动汝州市。很快,滕振国被评为“汝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继而又被评为平顶山市“感动鹰城十大新闻人物”,俨然成了好学上进的青年楷模。市领导亲自登门看望他,不少中小学和大专院校请他去做报告。四年后,已经毕业一年,42岁的滕正国却求职无门,处处碰壁;不得不重回当年考研前的“民工”岗位,当年曾支持他读书的妻子连番抱怨:早知这样,当年就不该读书!滕振国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当下学历教育、人生规划的思考和讨论,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这个自学18年,一心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儿子已经上高中的“大伯级研究生”。
养猪,卖菜,结婚,他不想要这样的生活
滕振国1968年出生于河南汝州市钟楼街道郭庄村。高中毕业后,滕振国养过猪,卖过菜,还在火车站打过短工,一晃七八年过去了,生活没有多大改变。
1994年夏天,滕振国的父亲离开人世前,用颤抖的手攥住他:“你是这个家学历最高的,你不成家立业,我死不暝目。”想想自己已经27岁了,为了让父亲心安,滕振国决定找一个老实本分的女子结婚。1995年春节,大雪中,滕振国与邻村一个女孩见了面,半个月后,两人就简单地举行了婚礼。
女孩名叫冯俊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并不嫌弃滕振国的家境。为了养家,滕振国努力地种菜、卖菜。每天晚上,与冯俊梅一起数自己一天的卖菜所得,是他最大的乐事。婚后没多久,曾经的甜蜜被生活的艰辛所淹没,矛盾渐渐出现了。妻子冯俊梅没有什么文化,看待事物比较简单平面,为此两人常常闹别扭。
滕振国决定重新拾起书本,参加自学考试。他十分珍惜晚上不用干活的时光,时常学习到深夜。1996年,滕振国拿到了自考专科文凭,他幸喜若狂:“俊梅,我现在也是大学生了!我出去找份好工作,再也不用卖菜种地了!”
不久,儿子出生了,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加。滕振国想到沿海发达城市打工,但妻子不同意:“孩子才一岁,家里老的,小的,都离不开你,你走了,我转不开啊!”看看丫丫学语的儿子,滕振国暂时搁浅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毕竟,他也老大不小了,打工能打多少年?等自己老了,不还得回家?只有当上“公家人”,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滕振国找到过去的中学同学,希望可以帮助联系一下,能否在汝州老家找到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但是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远远超出了滕振国的想象之外,滕振国没能如愿。
在辗转了几个月,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体面工作后,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高考落榜后的那年。每次见到丈夫空手而归,冯俊梅心疼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失望。
一次激烈的吵架后,冯俊梅气愤得烧掉了他的许多书。“读书,读书,有啥用?还不如好好种才!”从这以后,每次见到滕振国看书,她就心里不舒服。为了不让妻子难过,滕振国尽量不在她面前看书,把怨言放在心里,从来不对人说。
滕振国改变了策略,他开始干些体力活儿。1997年7月,滕振国意外得知汝州的一家保险公司正在招业务经理,他立即带上自己的资料去应聘。令他惊喜的是,该公司总经理李强对他面试后,当即签下了他,并鼓励他说:“我看到你身上充满着闯劲,我欣赏这样的年轻人,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肩负着“一把手”的期望和信任,滕振国干得十分卖力。为了尽快熟悉公司业务,他主动连续加了一个多星期的班,每天都是深更半夜才回家。然而,三个月后,经验不足的滕振国还是打不开推销的局面,最终失去了这份工作。
这样一晃就到了34岁。从27岁成婚,到34岁到处打零工,读书的梦想被滕振国在心里渐渐封藏起来。
苦学三载,农民工里出个研究生
2002年夏天,滕振国的初中同学董遂强从江苏常州回乡探亲。生活困顿的滕振国得知常州有较多的工作机会,便想请他帮助自己介绍过去工作。
“强子,老哥的忙,你能帮上吗?”滕振国试探着问。
“行啊,年后,我们就一起去常州。”没想到董遂强回答得如此干脆。
在去常州打工的前一晚,他与妻子彻夜未眠。平日里对丈夫总是埋怨的妻子,其实仍旧十分依恋他,抹着眼泪为丈夫收拾了衣物后,就安静地睡去了。
天亮以后,滕振国如久困深山的大鹏,展翅飞向了广阔无垠的蓝天。想到在家乡所有的不快,都被搁在了往事里。从此,卖菜的生活远离了,家务琐事远离了,梦想会越来越近了。
2003年寒假,滕振国迎来了他的第一个不用出苦力的“体面”的工作机会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后勤服务公司物业中心,他和其他农民工一样做了教学楼管理员,工资开始是540元。与四处漂泊打工的生活相比,这份工作虽然收入很少,却很稳定,住在学校的警卫室里,滕振国每天的工作就是看管主教学楼,管理多媒体设备,哪位老师需要用多媒体,他负责就去开。每天摸着这些设备,想象着自己坐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