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辛词中的暗喻.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辛词中的暗喻

浅谈辛词中的暗喻 刘文忠 杨永光 【摘要】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大多继承苏轼豪放的风格。具有慷慨,悲壮的特点。但也不乏采用暗喻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沉郁之作。本文从词人通过凄凉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善用典故两个方面来阐述辛词中的暗喻手法的妙用,以期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辛词。 【关键词】暗喻手法 历史人物 典故 理想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他出生在南宋初年金兵占领地区,木目睹金贵族统治者对北方人民的蹂躏,从小就埋下了对金贵族仇恨的种子。绍兴三十一年(1161),亲自组织了一支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后又在耿亲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中任“掌书记”。 投归南宋以后,辛弃疾与宋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然而势单力薄,他的一整套抗金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未被南宋统治者采用。南宋统治者派他任地方官时,他身处逆境,但并未消沉,他努力恢复生产、蓄积粮食、组建军队,积极从事抗金事业。可视南宋统治者非但不支持他,反而百般排挤、打击他,在南归后的四十余年中,他先后被免官闲居欧诺共存长达二十余年。 坎坷的人生遭遇,壮志未酬的愤懑,使得辛弃疾以笔作为斗争的武器,用词表达了他热切盼望祖国统一,反对外族压迫以及对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愤慨。辛词盛丰,他的《稼轩词》至今尚存六百余首。他的词题材广阔,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充满爱国主义情怀,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数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喜爱。辛词继承了苏轼词豪放的风格,,具有慷慨激烈和苍凉悲壮的特点,这是辛词的主流。但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词人的感情也是丰富复杂的,辛词中也有一部分是用 委婉含蓄的笔调曲折地表达了他的爱憎感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与他的坎坷经历分不开的,他长期遭受猜忌打击,政治处境孤危,激烈的情感无法直接倾吐,有时不得不采取的表达方式。暗喻的手法便是其中的一种,作者有时用暗喻表达他抗金复国的愿望,有时用暗喻揭露和讽刺南宋统治集团的投降误国政策,有时用暗喻书法自己在昏主奸臣压制下报国无门的悲愤,有时用暗喻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通过对凄凉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做暗喻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来,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武术。”这 里描绘的是暮春的凋零景象,春已迟暮、满地落花,再也无法经受风雨的摧残,以“落红无数”喻南宋朝庭政局衰败,以“风雨”喻金人视力,暗示衰败的南宋再也经不起金人的几次打击,国家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词尾“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以斜烟柳的惨淡景象,喻南宋前途渺茫,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重远虑和痛苦不堪的心情。《贺新郎》:“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在风月”。写冰雪覆盖大地,只有几株寒梅在点缀风景,暗喻中原大片领土被金人占领国家被弄得肢裂破碎,只有少数爱国将领在支撑危局,讽刺了南宋小朝廷的偏安态度,歌颂了主战派力挽狂澜,拯救国家危局的卓越功绩。在《念奴娇》一词中,写作者登上赏心亭,所见是“兴亡满月”的景象:斜阳、衰柳、归岛、片帆、荒野、悲风、哀笛。这一幅悲凉凄楚的画面不正是南宋小朝廷江河日下,风雨飘摇的写照吗?作者触景生情,吊古伤今,心中涌起无限的悲凉和哀怨。 二、善用典故本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以典故做暗喻也就用得非常普遍,非常巧妙。辛词中的用典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一)通过赞扬历史人物来谴责南宋朝廷的妥协苟安的态度。《永遇乐》开头写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赞扬孙权不畏强敌,敢于以寡敌众,以弱敌强并且杀得敌人仓皇逃窜的英雄气概。接着又说:“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颂扬刘裕并伐的赫赫声威和收复中原的不朽功业。结尾写道:“凭谁问,兼颇老矣,尚能饭否?”以战国时的赵将军廉颇自比,表现了词人老当益壮,矢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和终不被用的无奈心情。历史与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孙权、刘裕、廉颇的赞颂,不正是对当朝主和派畏敌如虎的悲切态度的强烈谴责吗? (二)借历史人物的不幸遭遇揭露南宋统治集团排除异己,打击抗金志士的丑恶行径。《八声甘州》:“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清闲?”曾经为国家建立过万里功名的飞将军李广,竞被弃置不用,最后含怨自杀。这里用质问的语气,把矛头指向排斥忠良打击抗战的南宋昏君奸臣。《摸鱼儿》“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用伍子胥被迫自杀,冤魂千古不散的传说,批判南宋统治者宠信奸臣、泪落哀筝曲。用谢安受馋被疏的典故以自况,曲折地表达自己遭受排斥,抗金复国的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这里概括了当时主战派爱国志士相同的处境与心情。 (三)通过批判历史人物来批判南宋朝廷中当权受宠的小人。《摸鱼儿》:“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唐玄宗德宠妃杨玉环,汉成帝的宠妃赵飞燕都以善舞、美貌、妒忌著称,这里暗喻朝中嫉贤妒能的小人

文档评论(0)

155****87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